近期國際油價連續走低,帶動三地原油變化率一路下跌至負值,國內成品油“三連漲”預期也隨之轉為下調預期。多家分析機構認為,如果原油延續當前價位,10月中旬左右國內油價將迎來年內第四次下調。而油價下調希望的出現加重了市場的觀望心態,需求不足之下,國內汽柴油價格已開始出現下滑勢頭。
美國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出臺后,國際原油價格猶如坐上了“過山車”,連漲2日后又大跌4日,雖然21日市場投資者對歐洲債務危機前景和經濟形勢的樂觀情緒增加,使得這一連跌的勢頭有所緩解,但全周跌幅仍超過了6%,其中紐約油價大跌6.11美元,跌幅為6.17%;布倫特油 價 則 下 跌5 .2 4美 元 , 跌 幅 為4.49%。
受國際油價下跌帶動,國內成品油調價參照的三地原油變化率自7月13日以來首次出現負值。《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從大宗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金銀島了解到,9月21日三地(辛塔、迪拜、布倫特d t d )原油近22日均價每桶112.96美元,較9月7日基準價下跌0 .32%。而卓創資訊、息旺能源、中宇資訊等多家機構監測的三地原油變化率也均已破零。
“對于大多數歐佩克國家而言,100美元/桶是其心理價位。歐佩克的表態對于原油市場是極大的利空。預計未來幾個月,國際原油很難再像美國前兩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時那樣大幅上漲,原油價格走勢可能較為震蕩。進入10月份之前,原油面臨較大的下行風險。”中宇資訊分析師王金濤表示。
金銀島分析師董麗珠也認為,若后期宏觀經濟數據持續不振,在投資者信心嚴重受挫的大背景下,國際原油價格可能會由此進入下行通道。10月10日將滿足國內成品油調價22個工作日的時間條件,但三地原油變化率暫不能達到調價條件,預計調價時間點將后延,如原油延續當前價位區間,10月14至15日左右,三地變化率將達到-4%,屆時年內第四次下調窗口將打開。
來源:經濟參考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