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本地養殖業爭取更多的扶持政策,積極推廣綠色環保的發酵床養殖技術,以提高本地豬肉的市場份額。記者昨日從市肉類協會了解到,18日新上任的郭慶元會長代表協會向市民作出上述承諾。
記者了解到,近三年來珠海的養殖生豬每年超過100萬頭,出欄量在65萬頭/年,主要供應港澳地區,而本地供應則主要依靠外采,外采量占消費總量的七成左右。為保障市場正常供應,市肉類協會協會組織到各地開辟新的貨源,同時還大力推動品牌供應,除本地的粵香豬外,還引進了溫氏豬、1號土豬和白石豬等外地品牌,豐富市民的餐桌。
市肉類協會表示,隨著城市的發展,肉品消費勢必會隨著人口的增長而增加。未來將進一步為本地養殖業爭取更多的扶持政策,保證本地“菜籃子”豬肉的供應的份額略有上升,并在全市推行綠色環保的發酵床生豬養殖技術,避免養豬造成的環境污染。
來源:中國肉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