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記者在地處新疆尼勒克縣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四師七十九團二連青貯玉米條田里看到:玉米高度已有2米左右,大部分已經吐蕊,豐收在望。今年,七十九團首次在該團海拔最高的二連種植400畝青貯玉米獲得成功。
種植青貯玉米效益是油菜等傳統作物的1.5倍,是實現農業增產增效、職工增收的重要途徑。七十九團二連海拔1557米,高寒青貯玉米的試種成功,為該團擴大青貯玉米種植提供了實踐經驗。
2011年,七十九團首次在海拔1500米的三連試種了280畝的青貯玉米,畝均單產達到5.6噸,畝產值達到1500元人民幣。這標志該團在海拔1500米的高原種植青貯玉米獲得成功。
今年,七十九團按照團場增效、職工增收的目的,進一步加大了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并且主打“科技牌”提高農作物科技含量,以減少災害天氣的損失。不斷加大新技術、新品種推廣力度,大力推廣地膜種植模式,在雨水豐沛的二連再次試種青貯玉米,同樣獲得成功,這就為明年農業結構調整打下了基礎。
據悉,大面積種植訂單青貯玉米,可加快七十九團農業由糧食、經濟作物二元結構向糧食、經濟、飼草(飼料)三元結構調整。既降低了團場農業的抗風險能力和畜牧業的生產成本,同時也將增加職工的收入。(李念臣)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