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菜在“十一”期間即將上市,對于秋菜的購買,年輕人和老人們有著截然不同的觀念。菜商們說,秋菜不會對蔬菜價格造成什么太大的影響,他們建議,少貯存秋菜,“還是新鮮的蔬菜好吃,而且貴不到哪里去。”在眾鑫農貿市場賣菜的李大姐說。
張大哥夫婦是公主嶺市懷德鎮的菜農,為了能賣上價兒,他倆已經從大地里砍了白菜,為了保證蔬菜新鮮,兩口子凌晨三點就下地了。張大哥的白菜不上秤,兩塊錢一棵,白菜收拾得干干凈凈。
去年忙活整整一個秋天,也沒掙到什么錢,“去年秋菜太便宜了。”他說。今年的收成還不錯。今年能賣上價格了吧?“不好說,如果光是咱們當地自產自銷的話,價格應該和去年差不多,三毛錢一斤,但如果要是有外地來‘抓’,那價格可就要高了。”他說。“外地來‘抓’是什么意思?”記者問。“今年外省好多地方都受災了,如果他們到咱們這里大批量購買,價格自然就高了。”張大哥說。
“現在買秋菜太早了,怎么也要等到10月中旬,太早買了,不好存,價格也高,最主要的是還沒到腌酸菜的時候。”家住我的家園的李阿姨說。
張大哥提早賣的秋菜賣得怎么樣?“今天,有兩位大媽各買了一百斤。其他的,還是散買的居多。”他說。
即將上市的秋菜對菜市場里的土豆、白菜、大蔥等價格影響大嗎?記者昨日走訪了健民街市場、眾鑫農貿市場、迦南水果蔬菜超市,攤主們均表示,不會造成什么影響。
在眾鑫農貿市場賣菜的李大姐說:“現在很多年輕人根本不貯存秋菜,還是來菜市場買菜。”
“外面賣的白菜和土豆都便宜,為什么要花高價來市場買菜呢?”記者問。
“因為,人家都是成捆賣的,誰會零賣給你啊。”李大姐說。
那么在秋菜供應時段,菜商們進貨的價格會便宜嗎?“進貨價格不會有太大浮動,因為進菜渠道不一樣。”她說,很多菜農進城賣菜,不和農貿市場中的菜商發生供求關系。
“為什么不直接從菜農手中買大量的菜,到了冬季再賣呢?”記者問。
“貯存需要菜窖,我們小商販哪來的菜窖啊。”她說。
李大姐是從去年開始賣蔬菜的,“我沒賣菜之前,冬天也不貯存秋菜,覺得不劃算,還沒地方貯存。我算過,就算你秋天以5毛錢一斤貯存的大蔥,除去蔥葉、晾曬之后的耗損,再加上貯存不當的損失,和你在冬天買的新鮮的大蔥相比,一根頂天貴上一塊錢,現在的年輕人誰還算計著一塊錢。”她說。
來源:新文化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