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臨近,食用油價格行情又見波動。在國際糧價飆漲、多個國家出現干旱氣候導致大豆產量銳減背景之下,國內食用油市場至今已出現三四輪上漲。“國內大豆種植每年僅有1000多萬噸,而進口量每年為5000萬噸”,中華油脂網資深分析師郭清保稱,我國80%以上的大豆均來自于進口,國際市場的風吹草動,都會對國內食用油市場帶來很大影響。
記者昨天獲悉,國家臨時存儲大豆又將向國內市場拋售,國家相關部門寄望以此來穩定和抑制新一輪的食用油價格異動。除此之外,為了從根本上改變我國食用油對國際市場高度依賴的局面,國家也制定了長期戰略,在最新出臺的食品工業十二五規劃中,就明確提出布局、提高國產油的自給率,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開拓原料供應等。
應對1國家加大拋售臨儲大豆
在國際多個糧食出口國遭遇干旱、國際糧價飆漲,為穩定國內食用油價格,今年國家已加大調控力度,多方補充市場供應。記者昨天獲悉,本月27日,來自中華油脂網數據顯示,今年至今,國家每周均向市場拋儲大豆,成交的大豆量達近300萬噸,進入7月份后,拋儲成交量達100%,而在往年成交量極少。在進口大豆方面,我國今年的進口量也創新紀錄。據中華油脂網介紹,1-7月我國進口大豆量為3492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0%,而進口金額增長為16.8%。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國家在穩定食用油價格方面力度很大,在短期內對于穩定價格起到一定作用,不過該人士也提醒,國家若過度干預市場,因成本上漲而累積下來的壓力在以后可能會出現報復性釋放。
應對2央企進軍市場搶奪話語權
今年,一個身份特殊的油脂企業中儲糧突然高調進軍小包裝食用油市場,引來行業諸多關注。
記者從中儲糧官網中獲悉,中儲糧總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受國務院委托具體負責中央儲備糧和中央儲備油的經營管理,對中央儲備糧的總量、質量和儲存安全負總責,同時接受國家委托執行糧油購銷調存等調控任務,是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大型重要骨干企業。中儲糧油脂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中儲糧設立的專門負責油脂油料經營管理的專業化公司,其主要任務是管理中央儲備油脂油料,執行國家對油脂油料市場的宏觀調控任務。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