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長期沒有市級活豬儲備制度,這一尷尬現狀即將結束!9月18日,記者了解到,江西國鴻、江西理文迅達公司正在收儲生豬。由于他們是為政府“養豬”,因此將獲得財政補貼。
“儲備肉是政府調控物價的一張大牌。當豬肉價格出現高漲時,政府投放儲備肉可穩定價格。”南昌市商貿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之前,南昌市沒有市級活豬儲備制度,遇到特殊情況,依靠的是商務部在南昌的“國儲冷凍肉”,靈活性不夠。
冷凍肉儲備作用不明顯
江西省現行的豬肉儲備主要是國儲,全省有11個指定的養殖場負責按商務部規定儲備,分設在南昌、宜春、吉安、鷹潭、上饒、贛州等6個設區市的大型養殖場。在調撥方面,國儲肉主要針對自然災害等情況造成局部豬肉供應短缺,且面向全國范圍,我省沒有直接調撥權。
最近一次南昌投放國儲冷凍肉是2010年。而投放最多的一年是2008年。當時,面對冰凍災害天氣,南昌肉價一天天上漲,在外來生豬無法進入南昌城區的情況下,雖然投放了國儲冷凍肉,但是市民消費仍舊選擇熱鮮肉。最終,這些冷凍肉被食品加工企業“消化”。“最后還是投放了3000頭活豬,才穩定了市場。”南昌市商貿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由于南昌市長期沒有建立市級活豬儲備制度,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得依次向商務廳、商務部申請,獲批后才能調撥。與此同時,南昌市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冷凍肉已經不再是市場消費的主力,即將被淘汰出市場。這樣,原來政府“握”在手里的冷凍肉就難以發揮儲備肉的作用。
目前,長沙、武漢等中部其他省會城市均有自己的市級活豬儲備制度,一旦遇到“特殊狀況”,市級層面就可以調撥予以應對。南昌市商貿委市場運行處負責人劉仁達表示,在建立活豬儲備制度上,南昌已經落后了。
活豬儲備既應急又調節市場
南昌市商貿委主任陸萍表示,建立市級活豬儲備制度,目的在于應對可能出現的各類因嚴重災害性天氣、大規模疫情爆發、突發性公共事件等造成臨時性市場豬肉供應緊張情況,以保證城區豬肉應急供應,確保市場豬肉供應不斷檔、不脫銷。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