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種植連續8年增產,農民收入連續8年增長。與此相呼應,農業保險自身近10年來的發展成就和服務經濟社會大局的貢獻有目共睹。保費9年翻了38倍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
糧食種植連續8年增產,農民收入連續8年增長。與此相呼應,農業保險自身近10年來的發展成就和服務經濟社會大局的貢獻有目共睹。
保費9年翻了38倍
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忽如一夜春風來,農業和農村經濟沿市場經濟方向加速發展,但農業保險沒有迎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光景,甚至出現了萎縮。在1993—2003年期間,不僅經營農業保險業務的公司只有人保財險和中華保險兩家,農業保險險種也由1992年時的近百個下降至不足30個。
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探索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這不僅開啟了農業保險10年發展新篇章,也標志著我國農業保險新一輪試驗的開始。
田淑華,從事農險業務已有25年,今年5月剛卸任人保財險北京大興支公司總經理。1979年參加工作時被分配到人民銀行,1984年機構分設被分配到人保財險。田淑華回憶道,2003年,對大興區農業保險來說也是個特殊的年份。位于北京南郊、地勢一馬平川的大興區每年必遭雹災。出于對全國西瓜產地重點保護,大興區政府于2003年下了一份紅頭文件,對農戶購買西瓜保險給予財政補貼。“農戶投保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田淑華說。
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出臺,開始扭轉前期停滯甚至倒退的發展狀況。該文件提出:“要加快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選擇部分產品和部分地區率先試點,有條件的地方可對參加種養業保險的農戶給予一定的保費補貼。”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