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價格去年還在一路走高,收購價曾超過4元/斤,零售每斤5到6元;今年卻上演了“高臺跳水”,零售價只有每斤1.2元左右。連日來,記者走訪批發市場、菜市場發現,生姜市場持續低迷是因供過于求,批發商、姜農均是叫苦不迭。
走市場 批發七毛一斤,創近年來新低
23日下午,在聊城光明蔬菜批發市場,批發商鄭先生正開著三輪車送姜回來。談到眼下的生姜批發,他大倒苦水:“批發每斤7毛錢,品相差一點的價格更低。”今年40多歲的鄭先生是萊蕪人,已販姜十幾年了,他說,這是生姜近年來最低的價格,已經持續好幾個月了。
“囤姜的商戶可賠大了!”鄭先生平時主要從青州、平度、萊蕪販姜,他說,現在市場上在售的生姜大部分是去年囤積的老姜,新姜上市量很小,批發價在每斤1.1元左右。
“老姜地頭收購的成本,加上地窖存放、搬運、生姜發芽或腐爛損耗的費用,每斤生姜的成本都在8毛錢以上,賣得越多賠得越多。”鄭先生說,“不賣也不行,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是霜降了,到時新姜大面積收獲,因為新姜容易腐爛,必須給它們騰出地窖來。”
“姜農賠錢,我們的生意也難做。”鄭先生說,這段時間,農貿市場已經有3家商戶不販姜了,其他幾家甚至開始做零售生意,因為每斤零售價1.2元,多少能掙一些。
聽苦楚 種一畝生姜還得賠幾百塊錢
“現在運輸成本上漲、人工費用上漲、化肥也一個勁兒漲價,從倉庫里把姜運出來每斤都要6分錢。”王先生是萊蕪寨里鎮人,和鄭先生是一個村的,在光明農貿市場做生姜生意也快10年了。他說,姜是他們村的傳統作物,他每年都要種一些,現在老家還有1畝多的姜地。
“姜是經濟作物,沒有補貼,現在來看還不如種玉米(2352,1.00,0.04%)。”王先生說,外出打工每天還能掙100來塊錢,姜只能種一季,一年忙下來,如今豐收了卻要賠錢。他說,現在村里已有不少姜農準備減少生姜的種植面積,改種其他作物。
來源:齊魯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