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豆加工企業記者朱賢佳攝
距國產新豆上市的時間越來越近,為了解今年大豆產量情況、壓榨企業生存狀態以及業內人士對市場的看法和預期,本報記者跟隨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考察團,于9月17日-20日對東北哈爾濱、望奎、克山、訥河等多方人士對記者表示,今年國產大豆有望高價開秤。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給出了一組直觀數字:10月下旬,黑龍江國產大豆最新開秤價(即大豆開始集中上市形成的價格)有望在每市斤2.2至2.3元,比去年每市斤高出0.2元,漲幅在10%左右,預計今年大豆減產30%左右,收獲總面積約3600萬畝,產量不足400萬噸。
農戶何樹文向記者傳遞著他對豐收的喜悅,他對大豆價格頗有信心:“盡管目前看,種玉米的收益要高于大豆,但我看好豆價,會堅持種豆。”
不過,以國內大豆為主要原料的壓榨企業就顯得憂心忡忡。多位受訪的黑龍江當地壓榨企業負責人均面露難色。他們坦言,在大豆定價權旁落,國儲價格節節攀升、國產大豆減產所致的“無豆下鍋”局面,令壓榨企業飽受沖擊,面臨“被壓榨”的命運。
開工率嚴重不足
榨企呼吁政策支持
截至9月18日,全國各主要地區大豆壓榨企業的開機率平均在50%左右,較上月同期有所回升,但遠低于去年同期60%左右的開機率。
從期現聯動角度看,未來大豆價格上漲已成定局,新湖期貨研究所所長時巖認為這主要基于兩點:一是今年大豆品種整體行情看漲;二是在國家收儲價格4500-4600元/噸的托底下,大豆上市價格應該在每市斤2.3元左右。
該機構的研報數據與記者實地調研數據基本相符合,即:今年大豆減產30%,這將促進大豆價格上漲。不過,在他看來,“每市斤2.3元的價格還是過低,在黑龍江大豆價格是玉米的2.5到3倍,才能維持收益平衡,引導農民種植大豆。”逐利心態令大豆播種面積連年萎縮。
來源:中國證券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