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我多年的體會,養(yǎng)雞一般是好五個月壞三個月,以后可能壞的更多好的更少。那么有沒有保賺不賠的買賣呢?我的答案是有。關鍵是你有沒有這樣的見識和胸懷,下面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通過三年來對肉雞產業(yè)的密切跟蹤的一些認識和心得。
肉雞產業(yè)的實質:
一、種雞養(yǎng)的是信譽。如果你想你的雞苗比別人多賣三毛錢,還供不應求,那你就得保證做良種雞,保證信譽,你肯定得用最好的原種、最好的育苗、最好的飼料、最好的人、最好的管理等等,這樣你才能賣上最好的價錢。我說做育種有最高的利潤,但并不是把掙來的錢放進兜里,而是你需要設門檻、建標準,你需要投入,來保證你的信譽,保證你種雞的品牌。只要你有信譽在,你的企業(yè)就是保賺不賠的企業(yè)。
二、飼料生產是期貨。期貨是什么,期貨就是定價權,你手里有定價權了,你還有什么不能做?有件事情讓我很震撼,一年前有一次我跟天津的一位飼料企業(yè)老板在一起聊天,當時是4月份,他告訴我今年的錢他已經賺完了,以后賣的飼料都是純利潤。就像做服裝生意一樣,剛開始上架時賣3000元,當賣到一個點,成本都回來的時候,就開始甩貨了,3000沒人買就2500,2500沒人買就2000,只要有人買10塊錢也賣,因為這時賣出去的都是純利潤,如果積壓下來就成了庫存。如果做飼料的不懂期貨,我想現(xiàn)在不會很好做。我認識的好多朋友,開始放雞放得很好,但是到最后生意都倒閉了,為什么?不是建飼料廠就是建屠宰場,最后都把自己搞垮了。因為放雞屬于流通,做飼料和屠宰是實體,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三、獸藥賺的是人的眼球。這么說可能不太合適,但現(xiàn)實就是這樣。今天投了藥,明天沒效果,老百姓就會換藥了,你就沒有機會了,這就是現(xiàn)實。中國人講究“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我們要做吸引人眼球的藥,所以我們提出24小時見效,如果做不到寧可不做。做到24小時見效容易,但是不違背良心,不違背國家政策,這就難了,這就是你的競爭優(yōu)勢所在。
四、放雞的價值是營銷的價值。以后放雞跟打仗是一樣的,排兵布陣,如果沒有這樣的能力和思考,放雞就沒法兒干了。絕對的聚焦,絕對的差異化,絕對的低成本,這是世界通行的三大營銷法則,未來放雞是靠這些來賺錢的。
來源:中國肉業(yè)網(wǎng)
以上是網(wǎng)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