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無污染、營養豐富和高質量象征的農產品,有機蔬菜因其昂貴的價格“遠離群眾”,同時普通市民對其了解不多,甚至有“特供菜”的偏見,有機蔬菜到底離我們的餐桌有多遠,何時端上尋常百姓餐桌?
市民:買不起超市:賣不出
“我在朋友家吃過有機辣椒,又不是金土地種出來的,怎么要15元一斤,比肉還貴。”在星沙一地產公司工作的胡先生坦言并沒吃出有機辣椒的“道道”,“這是不是特供菜?感覺是忽悠人。”
“對有機蔬菜有一點點了解,每個月會在網上訂購300元有機蔬菜。”“博野有機”會員李小姐認為,無污染、高營養的產品吃得放心,不過因為價格貴也只是偶爾吃吃。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大部分市民對有機蔬菜的印象停留在價格層面,而對什么是有機蔬菜,卻知之甚少。同時對有機蔬菜不信任,也是很多擁有購買能力的消費者遠離有機蔬菜的原因。
在超市、農貿市場,有機蔬菜也一直“神龍不見首也不見尾”。整個長沙市內超市,只有麥德龍、平和堂等有少量專柜。星沙各大超市均無有機蔬菜銷售。
“有機蔬菜價格貴,市民還沒有接受這個新鮮事物。”星沙大道一大型超市銷售經理表示,超市主要銷售百姓生活必需品,靠走量盈利,有機蔬菜是高端消費品,目前不適于在超市銷售。“就算上柜銷售,也很難賣出去。”
公司:難賺錢專家:有前景
“我們絕對不是暴利行業,有機蔬菜價格貴是因為種植成本高。”位于黃花鎮的湖南博野有機農業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尋立之表示,有機蔬菜產量比普通蔬菜少30%,由于有機蔬菜種植過程中不能施用農藥、化肥和除草劑,其所用有機肥料價格2000元/畝,普通蔬菜施化肥只需100多元/畝,對土地休耕改良需3年,成本超過1.5萬元/畝。另外,有機殺蟲劑、物理防蟲設備等,都增大了企業投入。“15元/斤的有機辣椒種植成本超過了10元。”
博野有機通過會員制進行有機產品銷售,已發展5000名會員,年銷售額1000多萬元。未來有機蔬菜的價格是不是能走“親民路線”,尋立之坦言,因成本高、產量低,加上高昂認證費用以及后期包裝與經營環節所需的成本,降價恐怕暫難實現。
據縣農業局技術專家介紹,有機蔬菜生產過程完全不使用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等化學物質,不使用轉基因技術,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的生產技術標準進行生產,還必須經過國家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和審查,以保證產品的無污染、營養豐富和高質量。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對飲食安全越來越重視,加上今年《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出臺,將有助于有機蔬菜端上大眾餐桌。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