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郝蕾)昨日的“科學發展成就輝煌”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省果業局副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玲介紹,2011年全省水果種植面積1681畝,產量1332萬噸,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總量的近10%。根據農業部的統計,地處干旱半干旱區的陜西,水果種植面積超過了廣東、山東這些南方或者沿海傳統的水果生產大省,成為中國水果生產第一大省,陜西果品已銷往東盟、歐盟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了解,全省自北而南建成了黃河沿岸250萬畝紅棗產業帶、渭北黃土高原930萬畝蘋果產業帶、秦嶺北麓100萬畝獼猴桃產業帶、秦嶺南坡淺山53萬畝柑橘產業帶、大中城市近郊百萬畝時令水果產業帶等五大水果生產板塊。預計今年全省水果總量還將持續增加,面積將超過1700萬畝,僅果園就占全省森林面積近14%,覆蓋國土面積5.5個百分點,水果產量將超過1400萬噸。
提問新聞發言人
網友“瑕不掩瑜”:此前有媒體報道山東部分果農使用布滿白色粉末的蘋果藥袋,使藥物直接與果實接觸,危害果品質量,我省蘋果是否也用這種“藥袋”?劉玲介紹:山東“藥袋”蘋果事件發生后,省果業局立即派人在我省各地檢查調研,未發現使用藥袋現象。在溫度高、濕度大的產區,蘋果套袋后表面易產生黑點,影響果品賣相,因此有地方使用“藥袋”以避免蘋果黑點病出現,而我省濕度低,一般不會發生黑點病,果農自然也不會使用“藥袋”。
記者了解到,由于我省一直致力于發展生態果業,不僅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還在果園和果農中發展生物和物理防治病蟲害技術,如殺蟲燈、誘蟲帶、粘蟲板等,加之果樹病蟲害比南方少,因此果樹農藥用量比別的水果產區少3到5成。
本報在新浪、騰訊官方微博已開通#提問新聞發言人#互動欄目,并會提前一天預告第二天出席新聞發布會的部門及相關主題,想提問新聞發言人,可@華商報。
來源:華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