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券回收灰色產業鏈。
“黃牛”手中的月餅券主要來自兩個渠道:品牌月餅商直接銷售,手中有多余月餅券的人低價轉讓
流通
除了個人消費者的轉讓外,一些公司由于團購量不夠大,無法從月餅商手中拿到較低折扣,因此轉向“黃牛”購買,這構成了月餅券流通的市場
套利
除了賺取差價,一些月餅券最終從“黃牛”回到生產商手中,如此一來,一些生產商僅靠印制月餅券,就能謀取利潤
月餅之變
“××月餅的券啊?不好意思,我們已經賣完了。”當華西都市報記者昨日以消費者的身份致電代銷品牌月餅券的成都環豐食品有限公司時,客服人員這樣說道。她還告訴記者,他們能拿到10多個品牌的月餅券,隨著中秋佳節的日益臨近,這些最多低到6折的月餅券賣得非常好,供不應求。
記者采訪了多家品牌月餅商家、代銷公司、“黃牛”以及消費者以后發現,月餅券熱銷的背后,是月餅搖身一變成為“期貨”,而“月餅期貨”的每一次轉手背后都有其利益訴求。無論是品牌月餅商家,還是代銷公司和黃牛,均在這場“月餅期貨”的交易中獲得了不錯的利潤。
“黃牛”5折買入7折轉手
月餅券流入“黃牛”手中的第一個渠道是,品牌月餅商直接將月餅券賣給代銷公司或“黃牛”,以帶動自己的月餅銷售。
“黃牛”姜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和某酒店的一位經理“關系不錯”,能拿到折扣很低的月餅券,“大概可以到6折的樣子,甚至更低。”然后他再將這些月餅券以7折或者8折的價格轉賣出去,主要是在網上散售給個人消費者。
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黃牛告訴記者,品牌月餅商家給員工下達了一些月餅銷售任務,因此員工很樂意把月餅券賣給“黃牛”,有時品牌月餅商家甚至會直接讓代銷公司在網上散售自己的月餅券。
月餅券流入市場的第二個渠道是,單位從品牌月餅商手中團購月餅券,作為福利發放給員工;還有一些人,收到的中秋禮物里有不少月餅券,根本就吃不完。這兩個人群也非常樂意以低折扣將月餅券轉讓給“黃牛”。
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在58同城、趕集網等上看到,許多黃牛都發布了收購月餅券的信息,記者詢問了多位“黃牛”,以某酒店月餅券為例,他們賣出去的價格不會低于7折,但是收購價通常不會高于5折。
“二級市場”多次轉手
來源:廣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