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機械1個工作日可收獲花生20畝左右,小型機械一個工作日可收獲花生5至8畝,如果花生地的土比較干燥,1畝地1個人要10多天;如果天下雨土地黏質板結,1個人就要干20天左右才能把1畝地花生收完,機械化收摘花生效果明顯。”9月14日,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南充綜合試驗站站長、四川省南充市農科院研究員崔富華,在位于四川省南部縣老鴉鎮梓潼村,向來自西南片區的花生科研專家和花生種植大戶介紹機收機摘花生的優勢。
當天,在四川省南部縣老鴉鎮梓潼村舉行的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南充綜合試驗站機收機摘機播暨測產現場會,來自西南片區云南、貴州、重慶和四川省農業廳、農機總站和南充市各地的花生科研專家和種植大戶,參觀了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南充綜合試驗站花生機收機摘機播現場會。記者在現場會看到,來自西南片區的與會專家一邊觀看大型、小型花生收獲機,大型小型花生摘果機的操作示范,一邊不停地用相機、“掌中寶”dv機攝下農機手機收、機摘花生的操作示范,一些與會者還在花生地里將一束束機收的顆粒飽滿的花生,拿到手里仔細端詳,有的人還在花生地里隨手摘下一粒粒花生,掰開花生殼將花生米送入口中細細咀嚼,品味花生的口感。
據崔富華介紹,今年,南充市各地栽種花生約85萬畝,有12%左右進行機播示范,小范圍進行了機播、機收獲、機摘果全程機械化作業。自2009年起,南充市開始進行花生機播、機收獲示范,機播的花生結果密度大,產量高,經過專家現場測產驗收,機播的花生比人工播種的花生增產23.5%以上。
據介紹,今年南充市首次引進大型花生收獲機和大型花生摘果機在現場做收獲和摘果試驗。西南片區與會專家、花生種植大戶、農機手在示范現場參觀了大型、小型花生收獲機收獲花生后,現場感受到,參與展示的大型花生機收機摘果機適宜大型田塊花生的種植收獲,小型花生機收機摘果機,更適宜西南各省區的丘陵地形地貌種植的花生,機械化播種、收獲、收摘省時省力,效果明顯。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