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網報道稱碧生源每包產品的原料成本只值3分錢。另據四川新聞網報道,碧生源2010年的產品研發成本為130萬,在整體成本中所占比例很小,其產品的獨立研發能力遭到質疑。
每包原料3分錢專家稱或可誘發結腸癌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2010年,碧生源原料成本2972萬元、包裝成本3842萬元、銷售及市場營銷開支4.23億元(其中廣告費2.5億元)。也就是說,消費者以平均每包2元的價格買到的產品,其中營銷費用攤了4毛8分錢,包裝物花了4分錢,所謂的“茶”只值3分錢!
據百度百科的資料顯示,碧生源常潤茶主要原料:綠茶、土茯苓、沙參、淮山藥、草決明、番瀉葉。保健功能:經功能試驗證明,具有改善胃腸道功能(潤腸通便)的保健功能,是新一代保健品,不含瀉藥。
而番瀉葉英文名foliumsennae,為刺激性瀉藥,通過腸粘膜和神經從刺激腸蠕動,屬于猛藥,建議盡量少用。作用于結腸,一般幾個小時內生效。
有專家指出,清腸茶產品中往往含有刺激性瀉藥成分,主要功效是使腸加快蠕動造成排便,長期服用可產生依賴性,導致腸道功能衰退,或是胃腸道蠕動過頻,使腸道排空時間過長,發生粘連、扭轉、套疊,從而導致“腸梗阻”,甚至可誘發結腸癌。
廣告違規屢禁不止被指“頂風作案”
由2010年的數據可知,碧生源的銷售及市場營銷開支占其成本的比例很大,而在其招股說明書中也有這樣的表述,“本集團將廣告視為促使未來銷售及盈利能力增長的投資。”因此有媒體稱廣告是其競爭的一大“利器”。而就是針對這一“利器”,碧生源屢屢被曝虛假、夸大宣傳,廣告違規等。
據悉,9月18日,北京市委宣傳部、市工商局等11部門聯手開展治理虛假違法廣告專項行動。而于此同時,多家媒體曝光碧生源廣告屢屢被曝欺騙消費者,碧生源卻依然“頂風作案”。
記者經調查獲悉,今年3月《時代周報》報道《碧生源廣告違規屢禁不止》、4月《商界評論》報道《碧生源被指用錢砸出知名度:關鍵成分是瀉藥》、9月5日被《南方日報》曝光碧生源常潤茶的功能僅為改善便秘,但其在廣告中卻將口臭、色斑、痤瘡甚至失眠健忘等都納入了療效范圍,該公司上市前的三年廣告違規23次;9月《中國企業報》也曝光同樣問題。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