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每年九、十月份,佛手瓜豐收的時節,閩侯縣洋里鄉的佛手瓜基地里,連片的佛手瓜棚猶如一張巨大的綠毯,沿著起伏的山野鋪開,一眼望不到邊。然而,近一個月來,當地佛手瓜收購價一直在低位徘徊,這讓農民苦惱不已。
每公斤不到3角錢 急壞菜農
這個佛手瓜基地年產佛手瓜5000噸,福州蔬菜市場95%的佛手瓜產自這里。
然而,眼下這里的瓜農卻高興不起來。近一個月來,當地佛手瓜收購價一直在低位徘徊,每公斤的收購價還不到3角錢。
“這么低的收購價已經持續近一個月了,以前從沒有過。”洋里鄉友泉村的村支書李思煙說,由于市場銷路不暢,收購價持續走低。眼下,村里還有一大半的佛手瓜還沒賣出。
友泉村、梧溪村是洋里鄉佛手瓜最集中的種植片區。兩村的種植面積近1000畝,眼下兩村還有3000多噸的佛手瓜沒賣出。
洋里種佛手瓜 緣起雪峰寺
村民介紹,友泉村、梧溪村種的是鼓嶺綠皮佛手瓜。兩村種植佛手瓜的歷史并不算長,卻與鼓山涌泉寺以及雪峰寺有一段淵源。今年88歲的友泉村村民李昌位,是最早種佛手瓜的人。
李昌位老人說,他年輕時曾到雪峰山修路,在雪峰寺中吃到一種蔬菜,眾人都覺得好吃,這便是佛手瓜。“解放前一年,我從雪峰寺帶了一個佛手瓜回來種,沒想到長得非常好。”
據當地村民說,雪峰寺的佛手瓜是從鼓山涌泉寺傳來的。
“常吃佛手瓜可利尿排鈉,有擴張血管、降壓的功效。”閩侯縣洋里鄉農業服務中心主任程道敏介紹。
友泉村村支書李思煙介紹,過去行情好的時候,村里日均發送50噸的佛手瓜。如今,每天僅零星發送十來噸的貨。李思煙說,他們最擔心的是,再這樣下去,閩侯洋里鄉的佛手瓜基地將不復存在。(福州新聞網)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