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海口蔬菜產業園項目是海口市30萬畝土地整理的子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1萬畝,預計投資為14298萬元。
海口蔬菜產業園將主要種植廣東菜心、日本芥蘭、美國豆苗、荷蘭菠菜、法國青刀豆、日本小番茄等20多種蔬菜品種,可年生產綠色蔬菜25000噸。
項目規劃分兩期實施,第一期規劃核心區3000畝,第二期規劃帶動區7000畝。
項目要求建設期為1年,即2012年底完成。項目建設目標是在秀英馬坡洋建設萬畝蔬菜產業園,實行產業化經營,集約化生產,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幫助和帶動當地加快經濟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將馬坡洋萬畝蔬菜產業園打造成為具有溫室育苗、大型種植、蔬菜加工、質量檢測、物流配送、產品追溯、休閑觀光等功能的現代化農業基地。
完成3000畝土地流轉整合
據介紹,目前已完成核心區3000畝范圍的土地流轉及整合工作。其中群眾同意簽訂《土地租賃委托書》涉及土地范圍2500畝,同意納入核心區統一整治并按統一標準種植的范圍500畝。涉及土地流轉的6個村委會已與廣地公司簽訂了土地租賃合同,廣地公司已于8月1日開工建設園區服務區。已初步圈定帶動區7000畝用地范圍,包括光明、環湖、紫羅、溪頭、馬坡、東蒼、建豐、文塘等8個村委會、19個自然村、105個村民小組,涉及3376戶農戶及2萬多人口。
同時,秀英區和東山鎮政府相繼制定并頒布有關助推海口萬畝蔬菜產業園建設文件,其中區政府出臺了《海口東山馬坡洋萬畝蔬菜產業園項目施工建設方案》、東山鎮委、鎮政府出臺了《關于推進馬坡洋萬畝蔬菜產業園建設的若干意見》及《關于馬坡洋萬畝蔬菜產業園建設獎勵的辦法》。
產銷一體化發展全新模式
據悉,海口蔬菜產業園項目規劃設計以現代農業發展為經營理念,采用集約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網格化管理、品牌化戰略,以龍頭企業帶動,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及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發展模式,著重發展科技農業。這全新設計理念,對傳統的生產經營模式和農民的思想觀念帶來很大的沖擊。
由于項目建設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加上前期工作考慮不周,項目建設存在一些問題:有部分群眾不愿意接受新的生產經營理念,不支持農田改造、不配合土地整合,項目核心區“插花地”(未同意流轉的承包地)的調整置換合同簽約工作至今仍未完成,影響項目開展。由于宣傳發動工作不到位、針對性不強,大多數群眾對項目落成后給農戶帶來的經濟效益及種種好處缺乏全面了解,加上之前當地曾經有過“公司帶動農戶模式”失敗先例,所以心存疑慮,未能充分理解和主動支持項目建設。不時還出現個別群眾對項目施工進行阻撓甚至為了獲取利益威脅施工人員人身安全的行為,嚴重影響了項目的正常施工。
來源:國際旅游島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