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佛山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開展中秋、十一雙節前夕食品安全聯合檢查。本報記者全程直擊,隨市食安辦對市內農貿市場、肉聯廠及餐飲單位的經營環境及檢驗檢疫進行突訪。
“明明是調和油的標簽和價錢,卻號稱是花生油,有誤導顧客的嫌疑。”經過檢查,市食安辦發現目前佛山市面食品安全情況良好,但仍有部分不夠規范的地方有待改善,如倉庫分類不科學、廚房地面濕滑等問題。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戚耀方表示,節日期間市民餐飲消費暴增,市檢驗檢疫部門已加強了蔬菜農藥殘留及肉品中瘦肉精的殘余檢測。
節前重點抽檢
瘦肉精和農藥殘留
“節前我們不僅增加了瘦肉精的抽查種類,還加大了抽查頻率,以保證市民吃上放心肉。”禪城區動物檢疫站負責人告訴記者,最近一個月,他們除了日常抽檢的萊克多巴胺,還增加了鹽酸克羅特羅及沙丁胺醇兩種瘦肉精的檢測。
據悉,目前佛山肉聯廠生豬日屠宰量在1000頭左右,每日的抽檢率達到了5%以上。記者查看該站的檢驗檢疫記錄,本月21日該肉聯廠的生豬屠宰量為1535頭,抽檢數量則為114頭。該負責人透露,從2010年至今,該肉聯廠的生豬肉品都沒有被發現瘦肉精殘留。
在蔬菜安全監管方面,石灣街道城南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蔬菜食用安全監控重點在于時令蔬菜的農藥殘余。記者從市場公布欄上看到,每日該市場都對11種時令菜品進行抽檢,并將結果及時公布。
現場直擊:
平價“花生油”實為調和油
在城南市場中,市食安辦負責人隨機抽取了一家農貿商鋪中兩個品牌的食用油,讓市質監局負責人當場辨別鑒定。該負責人檢查發現,一款產地為深圳的“農家花”食用油的標簽不規范,存在誤導市民的可能性。“標簽寫的是‘調和油’,但在包裝正面的顯眼位置卻標示著‘一級壓榨花生油’”。
來源:廣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