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當地溝油這個詞進入到人們視野的時候是兩年前,當時大家都在想怎么來辨別地溝油的辦法,但一直沒有一個特別可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研制出一種快速專門用來快速檢測地溝油的方法,并將這種方法首次正式進行市場化的生產和銷售。
據了解,這種檢測試劑盒的小包裝價格為200元左右,能夠在半小時內就快速檢測出地溝油,那么這樣的裝置是不是真的能夠將地溝油抓一個現形呢?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與營養工程學院提出的檢測方式在5月份被衛生部認可為3種有效快檢"地溝油"的方法之一。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云波表示,檢測方式的創新在于找到了"地溝油"的特征物質。
羅云波:就是特征物質如果一旦找到了,那么它八九不離十是地溝油,同時再配合幾個劣質油的其他指標,這么兩三個指標配在一起就可以基本判定這個東西是地溝油。
不過,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認為,這樣的檢測只是模糊的評判。
董金獅:目前地溝油里有害成份膽固醇比較多,還有一些黃曲霉毒素,還有其他的一些過氧化物,就這些化學物質而言,目前沒有在哪一個產品里面同時含這幾種物質,所以現在要用一種快速的方法來準確的判定比較困難,所以國家現在也沒有標準、方法。
董金獅關注地溝油問題多年,他提到,家庭餐桌的剩菜、炸薯條用的老油倒掉后是地溝油,從潲水里回收或從廢棄動物內臟煉出的油也稱為地溝油。地溝油種類多且復雜,無法用一個系統的尺度衡量。
董金獅:比如說我正在吃的時候是食用油,吃完以后剩下就叫地溝油,吃完以后剩下或者你吃的過程中可能有幾分鐘差異油不可能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用一個方法確定它肯定就是地溝油不科學。
研發方負責人反復向記者強調,"檢測試劑盒"的準確率并不是100%,只能作為初篩,如果需要進一步確認是否是地溝油還需要精密儀器檢測。在衛生部"盲檢"的40個樣品中,快檢試劑的正確率80%,算是一種較有效的檢測方法。董金獅表示,這種方法無法作為法律依據。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