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新疆新和縣尤魯都斯巴格鎮阿恰勒村沙包上看到,機聲隆隆,昔日的成百畝沙包灘已變成了平坦的紅棗晾曬場。
“除了推平沙包,我們還要鋪置砂石路,切實方面群眾晾曬紅棗。”該鎮黨委書記華偉杰介紹道:“阿恰勒村紅棗晾曬場占地200畝,此外我鎮還有兩個曬場在建,總面積達600多畝,這足夠全鎮2萬畝6000多噸紅棗晾曬了。”
“我家種了20畝地的紅棗,每年到紅棗采摘后就發愁怎么晾曬。現在看到紅棗晾曬場就建在我們村,黨和政府給我們解決了一件讓我們頭痛的事。”阿恰勒村農民沙依木·克然木高興地說。
據了解,2012年新和縣紅棗面積達到18萬畝,紅棗產量預計達到4.5萬噸。針對往年晾曬場地小、晾曬技術不高造成紅棗霉爛影響品質的問題,今年新和縣及早謀劃,在靠近主要交通道路兩邊的戈壁、沙包處新建24個占地2萬余畝紅棗晾曬場,免費提供給農民晾紅棗。這樣既確保紅棗充分晾曬,又保障綠色無污染。
與此同時,該縣引導農民樹立“適時采收、分級晾曬、妥善儲藏、優質優價、長期銷售”的觀念,制定了相關扶持獎勵辦法,鼓勵合作組織、紅棗協會、種棗大戶等自購紅棗清洗烘干設備,蓋建烘干房,實現紅棗就地初加工,延長紅棗銷售時間,使紅棗像棉花一樣常年銷售。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