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毛四、八毛二、九毛四、一塊一毛二、一塊零一分……這是最近5年來新上市玉米的收購價格,也是每年秋收季節農民們最關心的數字。
今年的玉米收購價出現罕見下跌,而且低得出乎所有人意料,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的北方農耕區,再次遭遇對種植信心的打擊。
主業進城打工,副業回家務農,這似乎正成為城鎮周邊多數農民的新勞動組合,“全職農民”成為村中剩下少數年邁者的無奈選擇。
價格罕見同比下跌
“真是沒想到,玉米價格會跌,還跌得這么厲害。”10月5日,桓臺縣唐山鎮于堤村的于克清守著自己承包的100多畝農田,直呼意外。
大面積承包土地三年來,小麥和玉米是于克清主要種植的農作物。三年間,玉米價格持續平穩小幅上漲,沒想到在今年的收獲季遭遇滑鐵盧。“比去年同期每斤降價0.11元。”于克清稱。
在新玉米上市前的七八月份,玉米的收購價曾一度上漲至1.2元/斤,同時,由于北美減產等利多因素炒作,國際市場上玉米期貨價格也持續攀升,甚至一度引起國內對于玉米市場穩定的擔憂。
對后市行情的看好顯然讓種植玉米的農民對今年的收獲充滿期待。“今年一些早熟品種的玉米剛收獲時,價格甚至能賣到1.25元/斤。”于克清告訴本報,由于傳聞玉米可能還要漲價,一些惜售的農民沒有全部把玉米賣掉。
沒想到僅僅過去2個月時間,玉米收購價格就急轉直下,讓所有玉米種植戶措手不及。“9月10日賣掉一些,那時就已降到1.07元/斤,現在又降了6分錢。”
8月份時,臺風導致淄博多地玉米田受災,減產已成定局。此種情況下,于克清以每畝430元的價格從部分心灰意冷的種植者手中收購了80畝即將成熟的玉米。
而在收割完畢后,上述80畝玉米田只收獲了5萬多斤玉米。現在恰好遭遇降價,讓于收購時小賺一筆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算上雇人收玉米的錢,這80畝肯定是賠了。”
來源:魯中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