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前,聽說三門峽市湖濱區有個“水果大王”叫劉建梅,記者便前往一探究竟。在湖濱區會興街道辦事處東坡村,記者見到了這個壯實的漢子。
劉建梅告訴記者,他結婚后,好不容易積攢一些資金后開始經營鋼窗加工廠,但是由于不懂技術,年屆不惑之時的他卻賠了個精光。
2006年,在劉建梅人生最低谷的時期,湖濱區會興街道辦實施了“一村一品”工程,他所在的東坡村選擇了日光溫室大棚。劉建梅第一個在村里發展了2畝蔬菜大棚。每次街道辦組織的市、區專家技術培訓,劉建梅都一場不落,他還經常到村里的農家書屋找資料。一邊實踐一邊學習,他逐漸掌握了大棚蔬菜種植的要領,第一年,他收入6萬多元,終于在土里刨出了“真金”。
隨著大棚蔬菜市場的飽和,種植傳統蔬菜的效益越來越差。2009年,劉建梅到外地參觀學習,第一次見到大棚里種水果,他意識到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回村后,劉建梅就“棄菜從果”,在街道辦的幫助下通過土地流轉又發展了兩個大棚,栽上桃子、葡萄新品種。
為了解決一直以來困擾他的大棚水果落花落果問題,2011年劉建梅在街道辦領導帶領下到東北、河北、山東等地考察學習。學習過程中,他又接觸到了大棚油桃“一邊倒”等大棚水果種植技術。學習歸來后,他邊摸索邊實踐,并從網上學習先進的栽植技術。當年,他種植的溫室葡萄以每公斤16元的價格被搶購一空,溫室油桃也在市場上打出了名氣。
在和劉建梅的交談中,記者深切地感受到,在農民致富的過程中,科技的作用是如此重要。從大棚種菜到溫室水果,是科學技術把劉建梅帶上了致富路。
來源:大河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