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正鑲白旗充分利用現有土地資源優勢,傾力建設和發展現代標準化設施農業,根據當地十年九旱的氣候特點,積極采取節水灌溉的有效抗旱措施,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近日,筆者走進正鑲白旗星耀鎮永合村創建的萬畝高產示范基地,看到農民們正在忙著收獲馬鈴薯,有的在往袋子里裝,有的在往車上放,一排排金色的袋子在田間、在車上,讓人看了心花怒放,農民們喜笑顏開,忙個不停,一派喜人景象。指針式噴灌機也光榮的完成了一年的任務,在那里悠閑地觀看著農民們在田間勞作。
正鑲白旗從2000年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和農區種植業結構調整以來,積極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創新,努力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健全農業產業化體系。該旗不斷為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增加農業抗風險能力創造條件,大力發展作為糧、經、飼兼用的馬鈴薯優勢作物,馬鈴薯種植業已成為該旗農業發展主導產業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
2012年正鑲白旗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3.5萬畝,其中在星耀鎮永合村、榮耀村共創建了1萬畝高產示范片,該示范地從播種、中耕、施肥、打藥、灌溉全部實現了機械化。尤其是灌溉,大型指針式噴灌機,就像手表的指針一樣,隨著一個點進行著旋轉,它轉一圈就可以灌溉一千畝地,省去了勞動力,也取得了實效。該示范地畝產達2000公斤以上。
除了大中型節水灌溉,小型水利設施也讓當地農民嘗到了甜頭。正鑲白旗星耀鎮東倉村,一排排車輛,一袋袋蔬菜,還有勞作的人群,眼前形成了一幅優美的景象。據了解,該村的蔬菜還未成熟時,就早已有了買主。東倉村是正鑲白旗蔬菜種植專業村,全村共有1020畝水澆地,每年種植大白菜620畝,西芹200畝,紅蘿卜200畝,并建有65座塑料蔬菜大棚。該村于2007年成立了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為菜農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實行統一種植、施肥、病蟲害防治和銷售,與上海、南京等城市的農貿市場建立起了穩定的銷售關系。去年全村種菜戶均收入4萬多元,有3戶種菜能手年收入在13萬元以上。今年,蔬菜總產量和總收入將超過去年。
“十年九旱,靠天吃飯”是正鑲白旗農民說的一句順口溜。地處干旱、半干旱的正鑲白旗,沒有地表河流,地下水也相對貧乏。近幾年,該旗充分利用地下水資源,大力發展特色優勢蔬菜產業,積極采取節水灌溉措施,為現代農牧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內蒙古新聞網)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