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瓜果飄香。伴著雨后清新的空氣,記者來到峨眉山市符溪鎮戰斗村。這是一個正在日益完善中的新農村綜合體。這里,綠樹夾道的水泥路面、器材完備的健身廣場,以及與環境相容的儼然屋舍,都是那樣的自然和諧,充滿了家園情懷,令人新奇。
集中居住
感受新村家園情懷
順著干凈整潔的綠道前行,不遠便是王成枝的家。上下八間的樓房,黛色墻體、鋁合金門窗,整體格調白灰相間,透露著雅致。由于是統規自建,這樣的房屋結構,幾乎是該村聚居點農戶的“標準配置”。
現年49歲的王成枝,一直在家經營著3畝多地,老伴在附近鎮上教書,上午沒有了農活,便一邊照顧著一歲多的孫兒,一邊與鄰居聊天。
憑著多年的積蓄和親戚的幫帶,一家人籌資20多萬元,于去年8月蓋起了這座上下兩層的“小洋樓”。廚房、飯廳、臥室、衛生間,房屋的格局很完整,沙發、空調、電冰箱、電視機,甚至是車庫等,一應俱全。
幾乎在同期,同村的另外72戶村民依照規劃,也在聚居點蓋起了他們的新房。平壩上,早已拔地而起的各戶新居錯落配置,房屋結構同中有異,與此相配套,飲水、綠化、亮化、硬化、排污等基礎設施完備,村民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明顯改善。更為重要的是,隨著這樣的適度集中居住,原來的宅基地復耕潛力,也得到了釋放。“整個新居工程建設下來,僅此一項,有望節約土地100來畝。”符溪鎮黨委書記胡仕文介紹說。
記者了解到,在該新村聚居點,隨著一期工程73戶村民房屋的順利建成入住,新村二期工程建設也在加緊推進中。“16戶農房、總面積214平方米的新農家購物超市,已完成主體工程,其他村級公共服務也在加緊完善中。”符溪鎮鎮長劉永林介紹,待整個新村工程完工后,該規劃占地139.5畝的新農村綜合體,將入住村民292戶、1193人,真正實現新民居、新生活。
因地制宜
蔬菜產業提供致富保障
以新村帶產業、以產業促新村,實現產村相融,是當下乃至未來新農村建設的不二法門。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高級形態,新農村綜合體建設更是如此。
來源:樂山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