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新蔡縣磚店鎮周寺村,在黨支部書記、河南省人大代表劉玉喜的帶領下,村“兩委”一班人積極為村民辦實事,解決養殖場地、資金困難,全村群眾苦干實干,大力發展養殖業,周寺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日,筆者到該村采訪,被這里干事創業的勃勃生機所感染。
雞蛋上北京
一踏進“雙萬只養雞專業戶”時秀芝家的大門,這位精明能干的女強人便打開了話匣子,介紹她如何修建、改建和擴建養雞場的創業經歷。從1993年開始,在村里的支持下,時秀芝夫婦開始在自己家里養雞,數量從最初的1200多只,發展到現在存欄2.3萬只。
為擴大規模,解決養雞場地狹小的問題,村委會把原來的舊學校出租給時秀芝,她把村里的閑散勞動力請到自己的養雞場幫工。“銷路根本不成問題,常常供不應求,我們的無污染新鮮雞蛋,絕大部分都送到了北京人民的餐桌上。養雞場的效益也還可以,年利潤在30萬元左右。”說起銷路和收益,時秀芝樂不可支。時秀芝多次被評為致富能手,今年4月,她當選為新蔡縣人大代表。
豬肉闖上海
39歲的曹貴林,是周寺村萬頭養豬場的場長,也是全縣的致富能手。他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該村的圖書室。
說起當初建豬場的情況,他不停地夸贊村支書劉玉喜。建一個萬頭養豬場,需占用土地近百畝。地從何來?在村里的全力支持下,曹貴林在村邊的雞啄、羊啃、豬拱地上,建起了一座萬頭養豬場。目前,他的養豬場年出欄生豬1.2萬多頭,利潤可達78萬多元。
我們見到曹貴林時,他正與上海一家客商談生豬供應生意。他說:“9月20日前,這6700多頭肉豬,一定要送到上海。”
獺兔進廣州
獺兔原產于法國,兔肉營養價值高,皮毛可制作服飾。在周寺村,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村民王輝飼養的獺兔。
來源:大河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