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買買提為家里滯銷的紅棗四處找銷路,新疆、吉林長春兩地聯手幫他賣紅棗。
而今梨兒黃,棗兒紅,又到一年秋收季。在國慶、中秋雙節同慶的好日子里,2012年年初曾感動新疆與吉林長春兩地的和田墨玉縣大學生買買提的家里也傳來了好消息,他家30畝棗園紅棗還沒下樹,就被大企業高價收購,買買提的家人樂得合不攏嘴。
10月8日,在兵團農十四師47團9連買買提的家里,記者親身感受了這個普通農戶所洋溢的幸福快樂的氣氛。
指著院子中兩輛嶄新的三輪摩托車,買買提的弟弟買買托合提高興地告訴記者:“今年紅棗增收了,家里新添了三輪摩托車,還添了一些別的農機設備。”
2012年,買買提家小院里的果樹和4畝棉花長勢喜人。院里的4間房子裝飾一新,買買提的父親烏瓦尼沙汗說:“房子都是今年才裝修的,還計劃添置一輛小汽車,現在還沒看好呢!”
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麓邊緣,記者走進了買買提家經營的30畝棗園,每棵樹上的紅棗都壓彎了枝頭,個頭一個比一個大。
買買提的父親烏瓦尼沙汗開心地告訴記者,今年家中棗樹已是第3年了,樹大了,產量也慢慢上去了,預計30畝地紅棗產量達到6噸。因為比往年的紅棗品質好,在紅棗剛掛上枝頭時,就被大企業訂購走了。
“棗樹前期培育階段投入較大,盈利相對較少,今年棗園除去管理費用,家里純收入預計將達到3萬元。”烏瓦尼沙汗說。
說起年初兒子買買提幫墨玉縣家鄉親們增收一事,老父親說:“兒子在內地上內高班,享受到了國家政策,3年間家里幾乎沒有花錢。大學4年,他也得到了老師、同學的幫助,他要學會感恩。他有能力就該做些事情,鄰居們都富了這是好事。”
47團副政委張良華向記者介紹說,該團是墨玉縣主要的優質紅棗種植基地,全團有兩萬畝棗園。以前,各種植戶都是“各自為政”,難以形成規模,銷售價格一直起不來,種植戶豐產難豐收。而今,為了保證紅棗品質,打造品牌,維護廣大職工整體利益和長遠收益,農十四師搭建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打出了統一的紅棗品牌,并進行統一收購、加工和銷售。今年,47團的大部分紅棗被農十四師自己打造的紅棗加工企業收購了,收購價格高于平均市場收購價。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