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安江畔的新溪口鄉,筆者品嘗了一道別有風味的“柑橘宴”:特早金甜橘、大紅金袍、本地香早、火焰蜜橘、九月紅頂……這些柑橘的名稱詩意十足,形態各異,果香醉人。這些柑橘全部采自該鄉塔坑村的柑橘科技示范園,也是該鄉近年來美好鄉村建設的一大特色亮點。
又是一年橙黃時。在該鄉的柑橘基地,筆者看見新安江畔兩岸的上坡上,沉甸甸的果實壓彎枝頭。這里是徽州貢橘的原產地,是安徽省最大的柑橘基地,目前有著寬皮柑橘、臍橙、沙糠柑等10多個柑橘優新品種,是安徽省柑橘科技推廣示范園。說起不同品種的特性,該鄉黨委書記江小影如數家珍:“容易剝皮的品種一般都上火,不太容易剝皮的就清火;買橘子一定要挑沉手的,個頭小的比大個的更好吃;同一品種中,越紅的含糖量越高。”
為了改良品種,提高產量,近年來,鄉村為農民兄弟請來了專家指導,傳授嫁接、品種改良、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種植出蜜橘和沙糖橘等多個新特品種,成立柑橘專業合作社,實現基地+協會+農戶的現代經營模式,舉辦“三口柑橘節”大力推薦,柑橘已成為應該鄉的支柱產業,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金果子”。(汪慶勇,張軼)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