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講,節日因素往往會推動食品價格的上漲,從而對cpi產生上拉作用。今年九月影響我國cpi走勢的因素中不僅包含了節日因素,同時從外部因素來看,也面臨美聯儲qe3正式推出對市場預期產生的影響。內外因素迭加,9月我國通脹壓力是否會繼續上升?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專家和市場機構大多并未對我國未來通脹形勢產生擔憂。針對9月cpi走勢,各方大多預期cpi有可能不升反降,cpi將重返2%以下。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預計,9月cpi同比相比上月可能有所回落,初步判斷2012年9月份cpi同比漲幅可能回落至1.8%左右,重回2%以下。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預計9月cpi同比上漲1.9%左右,較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
此前拉動8月cpi反彈的主要因素在于極端天氣導致鮮菜價格的上漲。隨著天氣的好轉,這一因素在9月得以消除。從此前商務部、農業部以及國家統計局等公布的數據來看,進入2012年9月份以來,由于極端天氣因素影響結束,蔬菜的價格漲幅回落。雖然中秋節落在9月,節前消費的增長會對物價上升產生一定影響。但是這一影響有限。就拿占cpi權重較大的豬肉來講,受節日因素拉動,豬肉價格環比漲幅有所回升,但漲幅較小。綜合多方面因素,市場預計9月食品cpi環比可能收窄至0.5%附近。
此外,非食品價格同比仍維持小幅回落的態勢。當前我國經濟繼續呈現放緩的態勢。剛剛公布的9月pmi數據雖然出現較大回升但是仍然在“不景氣”區間運行,國內需求不旺,拉動非食品價格難以大幅上行。再加上翹尾因素的回落,將共同拉動9月cpi難升反降。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