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筆者在瀘州市納溪區護國鎮大雄村看到,前來收購芹菜的客商絡繹不絕。芹菜暢銷得很,收購價平均每公斤賣到了5元,客商還搶著定購。
芹菜種植戶先三才笑著說:“今年的芹菜好賣,主要是從‘早’字里做出了找錢的文章。自己家里種植了2畝多地的芹菜,收入可達到了4000多元。”
芹菜是納溪區蔬菜的主要品種。全區集中成片種植面積達到了5000多畝。今年,納溪區農民在種植芹菜中,把收割后的稻田翻耕栽種上芹菜后,利用遮陽網大棚覆蓋種植,遮光又保溫,種出來的芹菜比一般條件下種植的芹菜提前半個月上市,且色澤鮮嫩,受到了消費者喜愛。同時,區農業技術部門派出了10多名農業技術人員,長期深入到芹菜種植基地,通過印發技術資料、舉辦培訓班、現場指導等方式,把芹菜的早產、高產栽培技術手把手地教給出農戶,指導農戶嚴格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的標準進行生產,讓消費者吃得放心。
據統計,該區種植2畝以上芹菜的農戶就達到了500多戶。同時,農業技術人員引導農戶積極加入芹菜種植協會,以協會為龍頭組織市場營銷,把“早芹菜”市場做大做強。目前,納溪區芹菜已銷售到了成都、貴州、重慶等地市場。最多的農戶種植芹菜一項,收入可達7000多元。(尋文)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