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蘋果、萊陽梨、沾化冬棗、大澤山葡萄,這些都是山東響當當的水果品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常吃水果對健康的重要意義。也正是這個原因,水果產業快速發展,拉動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從單純重視糧食生產到保證糧食安全下發展水果經濟,這個變化凸顯的是人們生活質量和認識水平的提高。
在這些年的發展中,人們逐漸找到了發展水果經濟的竅門,比如標準化示范區,就是有效方式之一。山東淄博沂源的有機紅富士蘋果基地是全國首個國家級有機蘋果標準化示范區。龍頭企業淄博華盛食品有限公司通過制定實施《有機紅富士蘋果》和《有機紅富士蘋果生產技術規程》省地方標準,實現了品質優良、質量穩定,2007年通過了有機食品認證,2008年公司選送的有機紅富士蘋果被評為“奧運推薦果品一等獎”、“中國國際林業博覽會金獎”,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授予“中華名果”稱號,被指定為“北京2008奧運專供”果品,是山東省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農產品。2008年10月通過歐盟國際有機產品認證,2010年成為上海世博會專用接待果品。2010年面積達到15000畝,成為山東省最大的高檔有機紅富士蘋果生產基地。在2011年農業部主辦的首屆中國農產品品牌大會上,“沂源蘋果”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名列第31位,品牌價值達到27.58億元,進入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百強,體現了“沂源蘋果”在全國的影響力和品牌價值。
沾化縣今年40歲的姜玉祥,為了種好冬棗,他訂閱了大量的專業報刊,考取了山東農業大學本科函授班。二十年如一日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和觀察,堅持寫《冬棗日記》,詳細記錄當地冬棗的生長習性和特點,就連山東農業大學的王文祥教授看了他的《冬棗日記》也不無感慨地說:“難能可貴!就連我的研究生也難以達到如此程度,真可謂冬棗土專家了。”
姜玉祥種植冬棗堅持從土壤改良做起。這些年來,他種出的冬棗,個頭均勻、皮薄肉脆、色澤鮮艷,別人家賣1.5元一公斤,他賣2.5到3元一公斤,并且大都被城市消費者收購。2011年,由姜玉祥發起成立冬棗專業合作社,59戶棗農214人“入社”。
來源:膠東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