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車,清洗,入袋,冷藏,然后上車運往各地。9月19日,在利川市柏楊壩鎮寒池蔬菜有限公司加工生產線上,記者目睹了高山白蘿卜加工的全部流程,工人們分工協作,忙而不亂,數十輛來自全國各地的大貨車等著裝貨。這是該市高山蔬菜產業快速發展和“菜籃子”工程有序推進的場景之一。
近年來,利川市切實落實“菜籃子”工程市長負責制。自2010年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啟動以來,該市將此項工作作為全市的民生工程,大力發展和推進。今年,該市財政專項列支500萬元,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扶持蔬菜基地建設,帶動全市蔬菜產業發展。
蔬菜產業持續發展
地處巫山山脈與武陵山脈交會部的利川市,平均海拔1212米,是典型的高寒山區,屬湖北省12個高山縣市之一。該市海拔在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區有360萬畝,占國土總面積的52%,全市575個行政村中,有210個村是草地畜產品和高山蔬菜的主產區。
近年來,該市探索出一條高山蔬菜產業發展之路,讓昔日的荒山變成了金山。高山蔬菜不僅為農民致富增收找對了路,也成為當地農業的支柱產業之一,豐富了本地的“菜籃子”,也為重慶、成都、廣州等大城市的“菜籃子”工程作出巨大貢獻。
驅車行駛在汪營鎮天上坪村,滿山遍野都是長勢喜人的甘藍、大白菜和白蘿卜。在天上坪村七組,記者遇到湖北嘉魚的蔬菜經銷商呂國強。據介紹,自2005年以來,他每年都要來利川批發蔬菜,然后銷到武漢、廣州等地市場。“利川高山蔬菜品質一流,深受消費者青睞,口碑好,菜也好賣。”呂國強說。
天上坪村現有高山蔬菜上萬畝,種植蔬菜已成為當地農民的主業。以天上坪村為中心,平均海拔1400米的齊岳山現有高山蔬菜20萬畝。今年,該市蔬菜種植面積達50萬畝,其中高山蔬菜30萬畝。預計該市全年蔬菜產量可達160萬噸,可實現產值15億元。
截至目前,該市已形成齊岳山、麻山、寒池等6大高山蔬菜板塊,以及大宗蔬菜、山藥、莼菜等五大特色鮮明的優勢蔬菜產業,基地板塊規模達45萬畝,生態型高山蔬菜產業區域優勢逐漸顯現。
新興基地迅速崛起
來源:恩施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