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大豆陸續上市,此前一路高漲的大豆價格開始下降。對于大豆經銷商來說,這是收購的好機會。
美國干旱導致減產以及國內大豆種植面積減少,使得豆農、貿易商都看高新季大豆價格——10月11日,大豆主產區黑龍江大豆平均每斤2.27元~2.28元,而去年同期每斤大豆僅2元左右。
市場分析人士對于今年四季度豆類的走勢判斷是先跌后漲。認為今年的豆類走勢仍是一輪牛市行情,也因此,大豆產業鏈上的企業開始了一場爭奪豆源的暗戰。
在中國,大豆80%以上的用途是豆粕做飼料,20%左右做大豆油。大豆漲價的傳導效應會延伸到豆粕飼料領域,進而影響豬肉價格和cpi。
搶購暗流
大豆經銷商胡劍波已經想方設法籌集到了6000多萬元,做好搶購大豆準備。他說他很看好今年的行情,打算“壓貨”賭一把。
他解釋說,壓貨就是囤積。今年的新豆豆源緊缺,肯定會賣個好價錢。所以他打算多壓些貨,等到價格好的時候再賣,賺取個差價。胡劍波的東源大豆收購經銷處,位于牡丹江五林鎮,他和父親一起經營,年經銷量在4000~5000噸左右。
在胡劍波看來,新豆上市、貨源相對充足之后,大豆價格降一降很正常,加上國家近期頻繁拋儲,市場價格有所下降,降價就是收購的機會。市場價格在每斤2.25元左右時,他會高于市場價格一點點出手收購,出價比市場價格略高,貨源就會好些。
眼下胡劍波父子也嘗試提前跟大豆種植戶做工作,他們的收購范圍主要是在牡丹江五林鎮周邊,再遠就是到達密山和虎林。但讓他們煩惱的是,提前去跟農戶做工作似乎沒有進展。他們是小戶經銷商,不能給農民太多保障,所以跟農戶價格談好了,到時候農戶還是誰出高價就會賣給誰。
黑龍江省遜克縣農民王文對本報表示,他家的承包地今年種植的大豆由于干旱減產,已經收獲的新豆不能輕易出手,要等市場價漲上來才能賣。
9月初,中糧集團下屬公司黑龍江寶泉嶺中谷國家糧食儲備庫(簡稱“寶泉嶺中谷糧庫”)不斷從下屬地方糧庫調集糧食,發往南方。這一舉動觸動了周邊大豆經銷商本來就敏感的神經。寶泉嶺大豆經銷商王經理對本報表示說,這就是一個信號,寶泉嶺中谷糧庫提前一個月就開始囤積行動了。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