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衡陽“油茶之鄉”的美譽升級成為“油茶之都”?10月11日至12日,副省長徐明華走進耒陽、常寧、衡南調研油茶產業發展時提出,油茶產業發展要走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之路。市委書記童名謙,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自銀等一同調研。
我市現有油茶林基地面積340萬畝,占全省油茶林面積的1/6,年產茶油1萬余噸,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之首,其中,耒陽和常寧先后被授予“中國油茶之鄉”稱號。徐明華先后走進耒陽、常寧7片豐產油茶林、低產改造林和新造林,并深入常寧、衡南兩家油茶生產加工基地進行調研。
“公司+農戶+基地”是耒陽油茶產業的主要經營模式,耒陽通過這種模式引進油茶產業企業6家,引導轉型投資與社會閑散資金投入油茶產業建設企業與合作社47家,培植100畝以上的油茶造林大戶186戶,發展油茶造林戶400余戶。其中,耒陽竹市鎮油茶示范基地因地制宜采用機械化整地、打穴回填和專業栽種,先后完成毛田、大成、新聯等6個村造林整地1.6萬余畝。
深秋油茶花如雪的時節,一批油茶加工企業在衡拔地而起,為衡陽晉升“油茶之都”打下基礎。中糧集團在常寧投資4.7億元,建設茶油加工廠,中糧油茶全產業鏈研究中心、中糧“福臨門”茶籽油消費者體驗基地項目,目前已完成4棟廠房鋼結構建設;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在衡南建起了油茶精深加工基地,公司將其生產的茶油精分為濃香、原香、清香三種類型,其中,經過特殊工藝處理的原香型茶油還獲得4項發明專利。徐明華指出,油茶的潛力非常大,衡陽在潛力挖掘上做得非常不錯,希望繼續做大做強,讓衡陽的油茶做得和西班牙、意大利的橄欖油一樣!
徐明華指出,現階段要加強油茶林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一方面要搞好新造林的培育管理,加強技術培訓和標準化管理,走內涵發展道路,新發展的基地還要注意選擇良種苗木,確保苗木的成活率。另一方面,還要抓好老基地的墾覆撫育。
市領導羅東海、周千山、蔣勛功一同調研。
副省長徐明華深入耒陽市、常寧市、衡南縣調研油茶產業發展,市委書記童名謙,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自銀一同調研。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