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以來,美國遭遇50年以來嚴重旱災,從而拉開了國際糧價大幅上漲的“序幕”,美國大豆減產的預期直接推高國際豆類行情。然而,進入9月份美國大豆進入收獲期,季節性供給增加抑制了其行情繼續上行的動力。在投資者獲利了解和技術性調整的情形下,國際豆類行情出現了“跳水”行情。截止上周五(12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11月合約收報1522.50美分/蒲式耳,較9月初下跌13.9%;豆油12月合約收報50.67美分/磅,較9月初下跌12.97%。
在期、現貨價格傳導規律下,國內大豆油現貨價格近日開始下調。在中秋、國慶雙節效應的拉動下,食用油消費需求強勁,使得國內豆油價格下調的時間推遲至節后。記者日前從北京地區專業糧油批發市場玉泉路市場獲悉,兩節假期過后,市場上大豆油批發價格陸續出現下調走勢。與上月同期相比,“金龍魚”大豆油批發價格每箱(5l*4桶下同)210元,下跌6元,降幅2.78%;“福臨門”大豆油每箱204元,下跌4元,降幅1.92%;“匯?!贝蠖褂兔肯?90元,下跌10元,降幅5%。此外,“金龍魚”食用調和油也隨之下調,由上月的每箱256元下調至當前的250元。節前集中采購的食用油,需要一定時間來進行消化,加上當前國際期貨市場行情低迷,國內現貨價格持續小幅下調,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導致近期食用油銷售表現疲軟。
上周四,美國農業部公布10月份月度供需報告數據顯示,預計美國大豆產量為28.6億蒲式耳,較9月份預估上調了2.26億蒲式耳,這是近幾個月持續下調大豆產量后的首次上調,對豆類行情形成一定利空。此外,作為世界上主要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巴西、阿根廷大豆預期產量較為樂觀,這將大大緩解世界大豆供給偏緊的現狀,進而抑制豆油價格。
玉泉路市場信息部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就當前而言,天氣炒作因素基本告以段落,后期影響豆類行情的因素將轉移至南美大豆長勢和產量上來。從目前形勢看,南美大豆種植面積增加,如未出現異常天氣的情況下,明年世界大豆供給能力將明顯改善,豆油價格走勢也將趨于緩和。但是,今年年初南美減產、秋季美國減產的“雙重減產”的現狀將令當前供給偏緊的局勢持續至明年3、4月份(南美大豆上市期)。同時,四季度是食用油消費的傳統旺季,因此短期內北京地區大豆油以小幅回落為主,春節前或將有反彈行情出現。
來源:北京玉泉路市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