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鐵觀音到貨。”在大龍港茶葉市場,近來不少經銷店掛出了這樣的牌子。進入十月后,秋茶大量上市,但清一色全部是外地茶。盡管蘇州碧螺春鼎鼎有名,但春茶做完就大多修剪干凈,等待來年春天,秋茶幾乎沒人做。
外地秋茶搶灘蘇城千元一斤也很搶手
走進位于南環西路的大龍港茶葉市場,陣陣茶香味沁人心脾。不少經銷店掛出了“新茶到貨”的招牌。在蘇州人的觀念里,新茶上市是在清明節前后,這個時節怎么也有新茶上市呢?
在該市場一家名為如意茶葉誠信公司的茶葉經銷店,幾名店員正在挑揀新到貨的鐵觀音茶,挑選好以后,這些鐵觀音會稱重分裝,裝入專門的包裝盒里,然后就可以上柜銷售了。老板娘介紹說,這批鐵觀音是福建運來的,質量較好,挑揀分裝好以后,會賣一千五百元一斤。
“秋茶長得足,葉片稈子都很大,很多茶產區都是用機器采茶的,所以制成干茶后要再挑選一遍。”老板娘說,她在大龍港茶葉市場開了十四年店了,每年最旺的兩個茶葉季,就是春茶和秋茶兩季。春茶以綠茶為主,秋茶則以發酵和半發酵的紅茶、烏龍茶等為主。她的店,每年的秋茶就主銷鐵觀音。近幾年,隨著人工和運輸成本等上漲,秋茶價格也漲了不少。不同等級的鐵觀音,價格相差非常巨大,每斤從一兩百到一兩千都有,最極品的上萬都有。不過她感覺,越是高檔的鐵觀音,價格漲幅就越大,中低檔的則較為平穩。她的店里一千多一斤的鐵觀音,銷路最旺。
記者在茶葉市場兜了一圈后發現,除了鐵觀音,今年新產的浙江麗水秋炒青,福建正山小種、大紅袍,祁門紅茶等,都已經到貨。但在上百家門店里,卻找不到一斤本地秋茶。
做完春茶茶樹“悶頭”本地秋茶為何沒人做?
“春茶和秋茶,各有特色。”蘇州市林業站茶葉專家李金珠介紹說,從生長習性看,茶樹其實一年可采,所以茶葉也分春、夏、秋三季。從全國范圍來說,春茶里綠茶的質量最好,比如蘇州地產的碧螺春,就是典型的春茶。秋茶則以烏龍茶和紅茶為主,比如現在很多人愛喝的鐵觀音,就是秋茶里很重要的一種。從茶樹生長來看,春茶的芽頭都很嫩,秋茶則稈粗葉大,決定了需要用不同的炒制方法。烏龍茶和紅茶有一個發酵過程,以粗稈大葉為原料正好。
來源:城市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