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斤最低0.1元、最高0.2元,今年大白菜一上市就繼去年之后再次以超低價示人。昨天(17日),記者在天津市河西務大沙河蔬菜批發市場看到,盡管不少菜農為了好銷售大白菜,都把菜幫去掉幾乎成了凈菜,但最高售價每斤也只有0.2元,賣相不好的大白菜每斤還不到0.1元。大沙河蔬菜批發市場經理李鳳山告訴記者,按照目前這個售價,不少菜農辛苦種的大白菜今年又虧本了。東西倉村一位菜農告訴記者,按照每畝6000斤產量、每斤0.2元的售價計算,種一畝大白菜毛收入只有1200元左右;但種大白菜所需的種子、化肥、澆水等成本計算,幾乎本對本,這還不包括用工費用。現在雇人砍一畝大白菜最少要付費300元以上,這樣算下來,干賠不賺。他說,去年大白菜上市也是低價,今年之所以還種,是猜想今年應該是銷售的大年(價格高),沒想到今年售價還是低。隨著月底地產大白菜的集中上市,再加上外地大白菜集中進津,競相壓價難免,將使其價格雪上加霜,其售價將更低。
李鳳山告訴記者,大白菜低價對市民來說是好事,但如果價格太低了,第二年菜農種得少了,價格就會大幅升高,市民也會吃虧,所以保持一個合理的價位非常重要。市蔬菜研究所所長、大白菜育種專家張斌告訴記者,當前不僅天津大白菜售價低,河北、山東等北方地區大白菜價格也同樣低,原因之一是種植面積依然較大,保守估計全國每年大白菜種植面積超過4000萬畝。雖然近年來大白菜以價格低廉易儲存等特點重回市民菜籃子,銷售量在增長,但因為目前蔬菜品種多,使大白菜不可能重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其一菜當家的局面。為避免菜賤傷農,農業、商業主管部門應該及時給菜農提供相關信息,避免盲目種植大白菜。大白菜賤賣的第二個原因是沒有深加工,出口量也很少。靜海縣作為本市重點開展大白菜腌制深加工的地區,近年來由于多種原因,腌制的大白菜數量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大港、東麗、津南等一些做脫水蔬菜的企業產量也在減少,外地大白菜深加工也不是很多。為此,外貿等部門應該積極幫助食品企業拓寬脫水大白菜的出口銷路。
張斌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大白菜幾乎都是以北京3號為代表的白菜幫和以天津蔬菜研究所選育的青麻葉為主的綠菜幫大白菜,而其他彩色大白菜、小棵型白菜等被市民所喜愛的新品種市場難覓。原因就是育種、種植、銷售鏈條斷裂。他們今年在武清區種植了600畝小棵優質大白菜,每棵只有2斤左右,營養豐富、口感極好,專門針對三口之家食用。但由于這種菜銷售價格略高于普通大棵白菜,本地蔬菜經銷商太過保守不敢采購,本來計劃在天津銷售的菜,最后卻被江蘇、浙江、廣東的蔬菜經銷商一搶而空。這需要育種部門對新品種加大宣傳力度,更需要大型超市、批發市場采購人員深入菜田采購,讓市民的菜籃子里增添大白菜新品種。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