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縣壺山街道車里村后樹嶺茶園里,采茶工用機械采摘“春雨一號”鮮葉,四人一組,一天可采2000公斤左右鮮葉。
我市茶葉生產從原先的單一春季加工,向現在的多元化方向發展,而且出現了可喜的進展,成為全市茶農增收又一途徑。
武義縣從創建茶葉品牌“武陽春雨”到自己選育新品種,并成為主栽品種;金東區農民潛心研發茶葉籽油,讓原本廢棄的茶葉籽油榨出了可與橄欖油媲美的高檔食用油,并與市農科院茶科所科研人員共同選育出專用生產茶葉籽油的茶樹品種和籽葉兼用的新品種;浙江天堂林雨有機茶專業合作社利用夏秋茶開發出烏龍茶,品質與原產地不相上下,在北京、遼寧等地試銷反響很好。
武義茶農自己選育的品種“春雨一號”和“春雨二號”,2011年成為浙江省茶樹主推品種。武義是全國唯一同時育成兩個茶樹品種的縣級推廣部門,也是我市目前唯一的兩個茶樹品種。
截至2011年12月底,兩品種累計已在浙江、江西、貴州、江蘇、湖南等地推廣種植面積達10.49萬畝,其中“春雨一號”7.06萬畝,“春雨二號”3.43萬畝,累計生產名優茶4.08萬噸,產值19.4億元。武義縣本地種植面積達6.78萬畝,茶農增收6.32億元。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武義縣特產站技術人員進行“武陽春雨”茶配套品種的選育,從引進的福鼎大白茶后代中選出兩個單株,一株以發芽特早、品質全面為特點,另一株以香氣獨特、耐沖泡為特色,分別命名為武義早、六杯香(2010年申報品種鑒定時定名為“春雨一號”、“春雨二號”)。據武義縣特產站高級農藝師、課題負責人徐文武介紹,這兩個品系最適合制作“武陽春雨”茶,且農藝性狀和制茶品質比較穩定,市場售價比當地品種高,深受茶農喜愛。
茶樹新品種的成功認定是春雨一號、春雨二號得以全面推廣的通行證,它不僅將為武義茶農增收做貢獻,還逐漸覆蓋大江南北的茶農。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