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中華糧網攜手江蘇糧油商品交易市場舉辦的“2012粳稻玉米產購形勢研討會”在南京正式拉開帷幕!來自糧食調控部門、收儲企業、加工企業、貿易企業,以及鄭州商品交易所等有關單位70多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江蘇糧油商品交易市場馬德兆主任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并致辭。
研討會上,中華糧網高級研究員楊杉首先對產區粳稻考察情況進行匯報,并分析了國內粳稻市場的供求情況。他指出,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粳稻生產力度的加大和市場對粳米需求的增加,粳稻產量波動上升,消費量擴大,供需基本保持緊平衡狀態,且進出口格局變化明顯。楊杉認為,從目前各地零星開秤情況看,粳稻收購價已經高于托市價1.40元/斤,各地粳稻價格均以高開態勢為主,但隨著上市量增加,價格將會走低,長期仍以平穩上升為主,托市收購政策啟動可能性較小。
中華糧網信息部副部長焦善偉對“進口大米對國內市場的影響”做專題報告。他指出,2012年以來,低價進口大米大量涌入國內市場,加之國產大米走貨不暢,導致中晚秈稻價格在創下歷史高位之后持續回落。如果進口大米持續進入,將加劇國內“稻強米弱”格局,使本已不振的大米市場更加低迷。
中華糧網信息總監張智先對國內玉米生產和供需情況做出分析,并對玉米后市走勢進行展望。他指出,今年國內玉米總產量增加,其中華北黃淮玉米品質偏好,貿易機會或將超過上個年度,飼用玉米的采購可關注黃淮地區,玉米價格前低后高的特征或將提供玉米的采購機會。
中華糧網信息部高級研究員柴寧在做宏觀經濟形勢及糧食政策專題報告時表示,中國的農業政策正在不斷完善,應抓住糧食供給相對寬裕的有利時機,抓緊創新完善糧食宏觀調控機制,穩定市場預期,全面增強糧食宏觀調控的有效性。
本次南京研討會為與會嘉賓和代表現場交流、洽談貿易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研討會現場氛圍和諧,效果顯著。研討會將同期發布《2012年主產區粳稻產購形勢調研報告》。
相關鏈接:進口米持續影響,新季晚秈稻收購市場冷清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