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福建省龍眼主產區和國家級龍眼生產基地。大家都知道,龍眼不耐儲存,常溫下極易變質,只能保鮮幾天。受保鮮技術限制等原因,今年我市龍眼豐產卻沒豐收。而日前,華大生物工程與技術系劉建福副教授向本臺記者報料,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實驗,鮮龍眼儲存保鮮期有望延長3個月。這是怎樣的保鮮技術?它又能帶來什么樣的效益呢?
華大生物工程與技術系劉建福副教授介紹說,研究人員把剛采摘的龍眼剪掉多余枝葉,只留果粒,用特殊方式進行殺菌消毒,再用物理方式處理的一種特制保護膜給龍眼上蠟,最后冷藏處理。目前,龍眼保鮮期已經可以達到一個多月了,通過校企合作,首批經過處理的5噸龍眼也已遠銷上海:正常情況下(龍眼保鮮)也就三五天,主要方法是我們自己用物理方式配方了一個涂蠟,龍眼現在已經保鮮了一個多月,目的就是想錯開季節,泉州七八月的龍眼把它推到國慶上市,晚熟品種把它推到春節,通過處理,我們可以把它外銷到東北等市場,如果能夠保鮮到三個月以上,我們會繼續操作。
記者從市農業局了解到,我市現有龍眼種植面積36萬畝,今年的產量在5萬噸左右,比往年有所增加。然而,今年洛江、豐澤、南安等地出現了龍眼滯銷的現象,銷售無門讓龍眼的價格比去年縮水了近三成,在這種情況下,公司與華大進行校企合作,首批銷往上海的5噸龍眼反響很好。公司黃總經理介紹說:
我們銷往上海5噸,它后面又要50噸,結果我們這邊沒貨,也沒場地,現在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些地方需求量都很大,這個市場非常好,我們一斤鮮果是給人家買三塊錢,加工后成本4塊左右,批發價6塊5,賣給商家10塊或者15塊,加工以后延長三個月或半年,以后龍眼的價值會大大提升好幾倍。
黃總經理表示,此項龍眼保鮮技術擴大了泉州龍眼的銷路,接下去他們公司打算繼續開拓東北、山東等市場。(楊艷瑜)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