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也不少忙活,一畝地純收入只不過千把塊錢;如今,按‘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直銷點’模式,發展綠色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一畝地一年少說也能掙兩萬多塊錢。”9月29日,正在地里種菜的鹿寨縣平山鎮古隴屯村民覃貴山說起種菜的收入,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近年來,平山鎮黨委、政府在確保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實施“農民收入人均倍增計劃”,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以打造“萬元片區”、“萬元新農村”和“致富示范戶”為重點,發展綠色無公害蔬菜種植,提高土地效益,先后探索出“經紀人+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直銷點”等經營模式,引進老板在平山鎮成立公司,引導組織農民開展標準化生產,進行無公害、綠色產品認定、認證和商標注冊,培育品牌。
鹿寨縣眾聯達貿易有限責任公司進駐平山后,成立了專業蔬菜合作社,以自身技術和銷售渠道等優勢,以“訂單農業”方式,與農民簽訂種植合同,加強對蔬菜的選種、灌溉、采摘、儲存、檢測等環節的把關,將合同戶生產出來的所有蔬菜全部收購,有效調動了農民種菜的積極性,保證了無公害蔬菜供應市場。
連日來,在平山鎮每天都有五六輛大貨車載著近百噸芥菜運往廣東;眾聯達公司8月在柳州市柳北區設立平山鎮綠色無公害蔬菜直銷點以來,每天都有1000多公斤蔬菜上市,一上午不到就被市民們搶購一空。
平山鎮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蔬菜,為當地農民帶來了“真金白銀”。據覃貴山介紹,他家種有節瓜、芥菜、西紅柿、大白菜等七八種蔬菜,全年種菜純收入超過15萬元。古隴屯20戶發展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每戶年均純收入達5萬元以上。平山鎮鎮長廖保健說,今年全鎮發展蔬菜種植面積1200公頃,生產各類蔬菜5萬多噸。
來源:廣西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