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南丹縣在核桃產業發展中,切實以“百千萬”示范項目為引領,通過狠抓“早、真、強、新”四項措施的落實,全縣核桃產業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全縣整合專項資金700萬元,落實種植任務5.5萬畝,挖坎9000余畝,掀起核桃種植熱潮。
該縣為使“十二五”期末31萬畝核桃種植任務順利完成,縣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把責任指標層層細化分解落實。同時按照一年打響、兩年突破、三年決勝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建立“一帶兩區”(即在大廠、車河、城關、芒場、六寨、月里、中堡等鄉鎮公路沿線建立300里高海拔核桃種植帶;在羅富、吾隘兩鄉鎮建立低海拔種植區;在八圩、里湖兩鄉瑤族聚居地建立種植區)核桃產業發展格局。
為高質量完成今年核桃種植任務,該縣自我加溫加壓,采取“早、真、強、新”四項措施,有效加快種植進度。一是早規劃、早布置、早行動,及時成立縣、鄉兩級核桃辦,并落實編制、人員、車輛、經費等。同時將31萬畝種植任務分解細化到各鄉鎮、村、屯。二是真抓實干出成效。各級領導思想統一,思路清晰,做到縣、鄉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形成逐級抓落實工作格局。還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月里、大廠分別建萬畝示范基地2個;在芒場、六寨建千畝示范基地2個,百畝示范基地33個。出臺無償供苗、挖坑補助(每個坑補5元)、后期管理肥料補助等扶持辦法,有效調動群眾種植積極性。三是強措施、強監督。縣委、政府兩辦成立專項督查組,采取不定期督查或暗訪督查相結合,堅決防止基層工作不扎實、走過場等不良現象發生。四是新模式、新舉措。該縣在采取非公有制企業和涉礦企業參與,能人帶動等多元化種植基礎上,利用各級黨組織力量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營造人人參與核桃產業開發的濃厚社會氛圍。
據悉,自入秋以來,該縣11個鄉鎮已有2個萬畝、11個千畝、33個百畝示范點,整地挖坑達50%以上,其他種植戶正如火如荼地開展煉山、整地、挖坎等備耕工作。
來源:河池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