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需求旺盛的拉動下,今年我國大豆進口量有望再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近10%,而本土大豆產量則將下滑超過10%,對外依存度持續上升并已達80%以上。
由于近年來種植大豆效益不斷下降,國內大豆種植面積也在大幅減少,直接導致了國內大豆供應量的下滑,國內大豆供需有望再度面臨緊張形勢。
產量下滑進口創新高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我國大豆進口量占世界進口量的64%。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12年全年我國大豆進口量預計將達到5750萬噸左右,再創歷史新高,較上年的5263萬噸增長9.3%,而今年大豆產量預計將同比下滑11.6%,預計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將進一步提升。而2011年,中國大豆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了82%。
農業部近期的預測也顯示,今年全國大豆消費量為7439萬噸,較去年增加3%,連續十年增加。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還預測,近期我國采購及裝運進口大豆步伐加快,未來數月大豆到港量將明顯高于之前預測,10月份預計到港350萬噸左右,11月預計到港520萬噸,12月預計到港450萬噸左右。
需求增加的同時,是大豆種植面積的減少。“2012年我國大豆播種面積為675萬公頃,較上年減少14.43%。預計2012年中國大豆產量為1280萬噸,較上年減少11.63%。”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指出。
我國大豆的主產區集中在東北三省以及內蒙古、安徽等地區,而這些地區今年大豆種植面積卻下滑明顯。以黑龍江大豆主產區富錦和建三江為例,“目前工廠年開工率很難達到50%,主要是因為富錦地區大豆種植面積的大幅下降,再加上近期豆油價格下跌進一步壓縮了其利潤空間。”黑龍江富錦地區一大豆加工廠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2012年富錦地區大豆種植92萬畝,2011年為160萬畝,2009年為250萬畝。“當前公司大豆收購價在2.15元/斤,但目前這個價格很難收到大豆,主要是因為農民惜售較為突出。”上述負責人還指出。
在建三江地區,隨著大豆種植效益的下降,該地今年大豆僅10萬畝左右,2011年大豆種植為60萬畝,2010年為30萬畝,而2009年前大豆種植面積曾高達100多萬畝,今年該地區大豆加工廠停產現象較為嚴重。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