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漢沽的茶淀牌玫瑰香葡萄獲得了大豐收,在天津、北京等市場賣了個好價錢。國慶黃金周之后,漢沽的葡萄銷售進入了尾聲,在市場上基本看不到了茶淀牌玫瑰香葡萄的身影了。但在大田鎮小馬沽村,記者卻看到了果農王春寶還在銷售他的套袋葡萄,今年的葡萄讓他賺了個好價錢。
走進王春寶的葡萄地,四畝多的葡萄地里的葡萄已空了一大半,只有幾行葡萄架上依然還掛白色的袋子,不時有人來訂葡萄,他的老伴在剪果、裝箱。王春寶是小馬村的農科站站長,擅長草莓種植與葡萄種植。以前大田鎮小馬村葡萄種植面積并不大,隨著葡萄產業的發展,小馬村也開始進行葡萄的種植與推廣。在這種情況下,王春寶憑借自己的豐富經驗,一上手就采用套袋技術,既保證了葡萄的品質,還延長了葡萄的采摘期。特別是今年雨水較大,套袋可以避免更多的水分,增加收入。王春寶介紹說:我現在有葡萄八畝,露天的基本全是套袋,套袋的品質好,沒有農藥,吃著還衛生,好貯存,延長生長期,一般的葡萄十月一日前都賣完了,套袋的還可以到十月中下旬。
因為葡萄成熟期和上市較為集中,一天幾千斤的上市量給葡萄的銷售增加了困難。而使用套袋技術讓葡萄避免濕度盡快失掉,不失為一種好方法,為采摘提供了方便。談到明年的想法,王春寶說:今年產量挺好,尤其雨水大,價錢也可以,收入可觀,一畝畦收入兩萬元。采摘形勢也挺好,每到雙休日都在幾十號人,價錢采摘在六七塊錢(每斤),游客都是塘沽、天津、北京的各大城市的客人。今后的想法,明年的葡萄計劃都套上,看來套袋的比露天的受歡迎,以后發展是套袋的形勢,走向新的階段。
由于王春寶有葡萄套袋的新方法,延緩了集中上市的難題,葡萄在甜度和口感上更加令人喜歡。北京一家公司一開始只買了幾箱,后來發現這里的葡萄口感好,甜度適中,全是無公害的葡萄,先后訂購了上百箱,用于節目禮品。王春寶的老伴說:北京客戶來了說,要是好還弄,琢磨他不來了,一吃好吃,又來了,來了七八回十來回,弄三十(箱)明弄五十(箱),有一天弄七十多(箱),說走飛機走北京,他看葡萄好。
來源: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