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氣溫逐漸轉低,蔬菜市場也已悄然“更新換代”。昨日上午,記者走訪城區多家菜市場及超市發現,在夏季占據大量份額的本地菜開始退出市場,菜價出現小幅上漲。
“天氣冷了,買菜也貴了不少。”昨日上午,在西陵后路菜市場,前來買菜的市民許女士轉了一圈后發現,不少蔬菜的價格都比之前貴了一些,“菠菜、油麥菜、黃瓜每斤都貴了好幾毛錢,買三樣菜多花了好幾塊錢。”記者走訪發現,時下不少蔬菜的價格都在2元以上,秋茄子2元/斤、菠菜2.5元/斤、油麥菜2.5元/斤、韭菜3元/斤、西紅柿3元/斤……市場上已經難覓“一元菜”的蹤影。果園一路菜市場商販吳師傅告訴記者,進入十月份以后,本地菜的上市量越來越少,不少蔬菜的批發價開始出現上漲。
金橋市場相關負責人李文元告訴記者,每年進入秋季,氣溫下降,本地菜的上市量減少,外地菜開始批量上市,蔬菜價格便節節攀高。“一些葉菜在生產、運輸等方面成本上升,進而導致價格上漲。”李文元介紹說。
十月中旬
菜肉油都漲了
十月中旬,我市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總體穩中略漲。昨日記者從宜昌市物價局獲悉,十月中旬,食用油、蔬菜、豬肉、禽蛋等生活必需品均出現上漲。
據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十月中旬,我市晚秈米、城區散裝菜籽油價格均與上月持平,但5升裝金龍魚二代調和油則由上月的68元/桶上漲至70.8元/桶,漲幅達4.1%。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本地菜的大量退市,十月中旬我市大部分蔬菜價格也出現上漲。監測數據顯示,大白菜均價1.3元/斤,比上月漲1.6%;西紅柿均價2.8元/斤,比上月上漲12%;青椒均價2.5元/斤,比上月上漲8.7%;僅土豆價格未出現變化。與此同時,豬肉及生豬收購價格月環比價格穩中有升。目前城區市場零售中方肉12.7元/斤,比上月上漲4.1%;排骨13.3元/斤,比上月上漲3.9%。此外,禽蛋及部分水產品價格稍有上漲,十月中旬雜交雞蛋平均5元/斤,與上月持平;草魚6.5元/斤,比上月上漲0.8%。
來源:三峽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