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豆種植面積與產量持續下降,大豆進口量大增至歷史峰值。下游壓榨企業對進口豆依賴度不斷加大,壓榨盈利情況直接取決于cbot大豆價格。
國產豆種植面積與產量持續下降,進口量大增至歷史峰值。下游壓榨企業對進口豆依賴度不斷加大,壓榨盈利情況直接取決于cbot大豆價格。而今年大豆期價受持續干旱影響大漲,導致進口成本激增,國內油企再次陷入嚴重虧損的困境。
業內專家認為,短期來看,豆類價格仍會相對堅挺,但隨著南美大豆創紀錄的播種面積及陸續上市,供應格局有望改善,未來價格下行概率較大。
國產豆種植面積持續萎縮
“今年國內大豆的種植面積仍將減少,產量或將創三年來新低。”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根據農業部統計,今年國產大豆種植面積僅為8682萬畝,較去年下降13.8%,連續五年種植面積下降。同時,受到今年夏季期間的干旱影響單產也較去年有所下降,農業部預測今年國產大豆單產為112.9公斤/畝,較去年下降5.3%。
產量方面,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最新預計,今年我國大豆產量僅為1280萬噸,同比降幅超過10%。農業部的預期更低,僅為980萬噸,較去年大幅下降18.3%,創三年來最低。
受此消息提振,昨日連豆大漲1.50%,美黃豆亦連日小幅上揚。
需求旺盛致進口量激增
在國產大豆面積和產量連續下降的情況下,中國大豆進口量逐年增加,進口依存度不斷提高。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12年全年我國大豆進口量預計將達到5750萬噸左右,再創歷史新高,較上年的5263萬噸增長9.3%,近500萬噸。而美國農業部10月供需報告預測12/13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將達6100萬噸,年比增加300萬噸。
“最為重要的原因仍然是中國旺盛的需求導致,國產大豆減產并非是導致進口激增的主因,因國產大豆所占整體消費量已不足20%。中國對油粕消費的穩步增長導致近年來大豆進口量穩步上升。”東亞期貨分析師許亮表示。
豆類產業鏈危機重重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