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近幾年的花生市場,青島長壽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曲廣坤感受最大的就是花生價格的一路上漲。2003年長壽食品剛創立時,油料花生米每噸才4000元,如今不到10年工夫就漲到了1.25萬元,價格上漲之快令人咋舌,讓他們深感資金壓力。
然而一個現實卻是:盡管花生收購價格逐年攀升,農民種植積極性卻不高。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種植成本居高不下、比較收益降低、收獲人工費用激增、良種補貼政策相對較弱是其主要原因。
萊西市花生種植戶梁洪略去年種了4畝花生,今年比去年少種了一畝,雖然今年花生收購價格還不錯,但明年他還準備繼續減種。“這兩年我身邊的農戶都不愿種花生了,費工費力不說,還賺不著錢。”梁洪略說。
萊西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高級農藝師萬更波介紹,以前花生作為山東的重要經濟作物,有“一畝花生四畝糧”之說,意思是種植花生的效益是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的4倍,然而近幾年這種優勢已經不復存在。與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相比,同一地塊,花生一年只能收一茬,小麥、玉米則可各收一茬,單從經濟收入來看,相差不大。但是現在小麥、玉米已經基本實現了機械化,省時省力,可以節約出時間打工,而花生目前還無法實現機械化收種,很多種植環節只能依靠人力,總體收入也就相應變少了。
農戶與商家“過招”
10月18日,常年從事花生收購的王世友正開著輕卡在萊西走街串巷收購花生。據他介紹,轉了一上午才收了一戶,這與一個月前全市33萬畝花生收獲時一派繁忙景象顯得極為不稱。
梁洪略表示,去年同期花生的收購價能達到5.8元/斤,現在只有5.1元/斤,在種植成本略有增加的前提下,這一價格顯然讓他難以接受。雖然對后期花生價格走勢心里沒譜,但他還是打算先囤積一段時間看看。
萬更波告訴記者:“由于目前新花生剛剛上市,種植戶大都抱著等等看的心理,以期價格能回到前期的高位,所以目前交易市場比較冷清。”
來源:大眾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