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沈陽10月25日專電(記者范春生)近段時間,一些地方的保健品生產廠家和經銷商針對老年人群體大力推銷其產品,甚至肆意擴大保健食品的功效,誘惑和誤導老年消費者。對此,消協部門提醒,保健食品不是藥,老年人購買要理性,謹防給身體健康帶來隱患。
今年3月,72歲的沈陽市民李梅茵參加了某保健品公司舉辦的“免費健康體驗”活動。活動期間,銷售人員極力推銷一種保健食品,稱其“可預防和緩解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心肌梗塞、高血壓”。她經不住勸說,花5040元購買了6瓶。隨后在不到半年時間里,銷售人員又誘使老人先后購買了90多瓶該保健食品,總計花費7萬余元。
“十一”前夕,李梅茵的子女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網站查詢得知,食用該保健品每天最大用量不超過25克。根據此劑量,李梅茵購買的保健品,就是老兩口一起吃,三年也吃不完。在要求退貨無果的情況下,老人向沈陽市消協投訴。
沈陽市消協的工作人員表示,保健食品是對日常飲食的補充,本質上仍屬于食品的范疇,只是針對特定的適宜人群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但對治療疾病效果不大。老年人在選購保健食品時,應根據健康狀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購買。千萬不要貪圖便宜被商家所謂的“多買多贈”“限時漲價”等促銷手段所忽悠而大量購買。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