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視曝光一組假冒“專供酒”的白酒制造企業(yè),這些制造商和銷售商所制造和銷售的商標上印有“武警專供”、“釣魚臺專供”以及“人民大會堂專供”的商品實屬假冒,目的是通過不正當手段提高產品的價格、提升產品的銷量。對此,貴州茅臺高管對媒體表示,貴州茅臺確實有專門單位定制的專供酒,但是這些專供酒從不進入市場流通。
酒類茶葉成假冒重災區(qū)
據(jù)悉,在北京、貴州等地調查發(fā)現(xiàn),此類商品主要集中在白酒、紅酒、茶葉等種類上,而“軍隊”、“武警”、“釣魚臺國賓館”、“人民大會堂”等單位成了“特供”、“專供”的重災區(qū)。
近日,《人民日報》開辟清理整頓“特供”、“專供”標識商品專欄,在同一天同一版刊發(fā)兩篇嚴查“專供”、“特供”酒類標識的報道。一篇是貴州省工商、公安、武警聯(lián)合執(zhí)法查獲了一起未經許可生產、銷售“武警接待酒”的大要案件,共查獲侵權“武警接待酒”257件,其他涉嫌侵權的酒類1559件,查獲涉嫌侵權的包裝、標識335套。另一篇是濟南嚴查“機關專供”、“軍隊特供”酒,該市工商局將對商家酒類商品廣告內容、外包裝和包裝內說明等進行鑒別,凡使用“國家機關特供”、“央視上榜(合作)品牌”、“軍隊特供”等名義虛假宣傳的酒類廣告,將予以立案處罰。
這足以看出“特供”、“專供”商品的泛濫程度,執(zhí)法部門已經開始有所行動。國家工商總局日前表示,已與中宣部、工信部、監(jiān)察部、財政部、商務部、質檢總局、國管局、法制辦、國新辦等部門聯(lián)合制定了工作方案,正在對利用互聯(lián)網銷售濫用“特供”、“專供”等標識商品進行集中清理整頓。
這次清理整頓以大型網絡商品交易類網站、網絡交易平臺類網站、知名的搜索引擎類網站、門戶網站及團購網站、銷售煙酒糧油等商品的著名企業(yè)自設網站為重點,各相關部門依據(jù)各自職能各負其責。
其中,工商機關主要針對產品包裝、廣告宣傳中出現(xiàn)利用國家機關或類似內容的名義宣傳“特供”、“專供”,假借“特供”、“專供”或類似名義
進行虛假宣傳,以及含有銷售“特供”、“專供”等類似內容的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加以清理整頓。
買方要名,賣方圖利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