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記者從彬縣果業局獲悉,今年全縣水果總產44.5萬噸,比去年增產7%,果業收入占今年農民人均計劃純收入的60%,果業成為農民的主導產業。
今年彬縣掛果面積為22萬畝,其中蘋果20.5萬畝,梨1.5萬畝。果品總產值預計達到16.37億元。農民人均毛收入5792.0元,剔除25%的生產成本,農民人均純收入為4344元,果業收入占農民人均計劃純收入7200元的60%,創歷史新高。
彬縣今年借力財政支持現代果業項目,依托香廟鎮萬畝現代果業示范園區建設,在全縣范圍內重點抓了7個縣級標準化示范園,項目區和示范園大力推廣果園機械,安裝殺蟲燈、實施果樹枝條堆腐配肥技術等,果園基礎設施條件得到較大改善,果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以及生產水平大幅度提高。在果園管理上,重點推廣標準化生產,加大對老果園的改造力度,間伐面積不斷增加,果園機械大幅度利用,燈板帶等無害化病蟲防控技術大力推廣,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加大,果樹枝條堆漚還田、果園生草、果畜結合積極推進,有機肥施用量逐年提高,黑膜覆蓋等旱作果業技術逐步推廣。在果園管理技術人才培養上,先后舉辦各類培訓班580場次,培訓果農6萬人次,同時選送了200名農民技術人員,參加了楊凌示范區科技發展局培訓中心組織的農民職稱考試,有168人取得了技術資格證書,其中高級農技師12名,農技師28名,技術員128名,果農素質進一步提高。
來源:西部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