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榮成市華峰果品冷風庫的工人在整理收購的蘋果。時下正值紅富士蘋果上市的季節,也是全市果品經銷的“黃金季”。
時下正值紅富士蘋果上市的季節,也是全市果品經銷的“黃金季”。然而,與過去幾年不同的是,在今年的果品市場中,一貫唱主角的紅富士蘋果卻不怎么受待見:不僅果價一路跌至3年來的最低點,就連銷路也不怎么順暢。
果農價低先囤起來
日前,滕家鎮南山村的果農殷子香將自家果園出產的1萬多公斤紅富士蘋果送到了果品冷風庫囤了起來,留待果價上漲后再出售。
殷子香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紅富士蘋果的收購價格為每公斤4元,按照目前的成本來核算,每公斤蘋果的成本價在2元錢,囤積在冷風庫中6個月的成本為每公斤0.4元。也就是說,蘋果囤積6個月后的成本價大約為每公斤2.4元,但收購價卻能攀至5.6元左右,里外每公斤有1.2元的差額,1萬公斤就有1.2萬元的進賬。
對此,榮成市華峰果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孫義駿更有感觸,他說以往很少有果農直接來冷風庫囤果,而今年這種情況卻很普遍。為此,他們公司專門辟出了一個100余萬公斤的冷風庫,專門為散戶果農囤果。
“果業市場連續3年走俏,果農著實賺了錢。”針對果農囤果的現象,孫義駿分析說,金秋紅富士售價每公斤比去年差1元錢,這讓果農很是落差。同時,連年賺錢的果農手里有了錢,也會逐漸完成由果農向小型果商的角色轉變。
果商看果再給價
10月19日上午,榮成市鼎祥果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永鼎在蔭子鎮馬家嶺收購了1.5萬公斤新蘋果。對于這名從事果業銷售多年的“老手”而言,今年收蘋果的步子,他走得很從容。
“今年的行市,得看果給價,挑著收!”張永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前幾年紅富士蘋果剛上市的時候,果商們競相“頂行”,沒法細挑蘋果的質量,不然就收不到蘋果,果品的質量也因此下降。而今年則不同,果商連續3年虧損,不少中小型果商已經退出市場,大型果商又面臨高額的銀行信貸資金,因此,整個果業市場目前處于停滯狀態。
記者還在采訪中了解到,今年是榮成紅富士蘋果出產的“大年”,全市蘋果的產量平均增長20%~30%。與此同時,山西、陜西、甘肅、遼寧等蘋果生產大省也都蘋果大豐收,使全國的果品市場瞬時飽和。
來源:威海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